南阳网讯 (通讯员赵茵茵)五月的校园,笔墨飘香;五月的二小,激情飞扬。当晨曦为玉兰树镀上金边,南召县城关二小的墨香已穿透窗棂。5月9日,“铭记历史,书写未来”第四届硬笔书法大赛决赛在校园中拉开帷幕,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同台挥毫,以王昌龄笔下的《从军行》为引,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
活动伊始,李金仁校长庄重致辞。他满怀激情地说道:“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城关二小作为河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始终坚信:书法教育是培根铸魂的工程。它不仅能培养规范书写的技能,更能磨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更是对爱国情怀的滋养。希望大家在今天的比赛中,用手中的笔,展现出汉字的魅力,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校长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现场的每一位参赛者都热血沸腾。
赛场上,素笺铺展如霜雪,参赛者们屏息凝神,笔尖在纸面游走。1-3年级小选手坐姿端正,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他们的字迹虽显青涩,却满是认真与执着,横平竖直间,是对文字最初的敬畏与热爱。
4-6年级学生握笔沉稳,神情庄重,运笔如行云流水,随着笔尖在纸面游走,诗句渐渐清晰,他们用文字描绘着边塞的雄浑壮阔。
教师组与家长组同步竞技,教师们以笔为剑,挥斥方遒,笔力遒劲的字迹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育人情怀;家长们落笔从容,或飘逸洒脱,或端庄大气,将对历史的感悟与对孩子的期许都融入到每一个笔画之中。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笔下的壮阔边塞,在参赛者的笔触下焕发新生。有的作品铁画银钩,尽显金戈铁马的豪迈;有的字迹娟秀柔美,勾勒出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跃然纸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战鼓在校园中回响。
书写结束后,由专业书法教师与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开始了严谨细致的评选工作。从笔法、结构、章法等多个维度对每一幅作品进行考量。最终,学生组、教师组、家长组的优胜者脱颖而出。当一张张荣誉证书颁发到获奖者手中时,灿烂的笑容绽放在他们脸上,这不仅是对书写技艺的肯定,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褒奖。
“通过书写《从军行》,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获奖学生赵浩然激动地说道。教师代表华英老师感慨:“这场比赛不仅是书写的较量,更是文化的接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浸润在经典文化之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家长代表王先生也表示:“能和孩子一起参与这样的活动,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意义非凡。”
此次硬笔书法大赛,南召县城关二小以笔墨为纽带,串联起学生、教师、家长三代人的文化记忆。从铅笔的稚嫩到钢笔的遒劲,从教师的引领到家长的陪伴,每一个书写瞬间都凝聚着对历史的铭记,对未来的期许。当墨香散去,留下的是经典文化在校园里的生根发芽,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在熠熠生辉。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