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的高中在比拼清北录取率时,谁会为一群学困生定制成长方案?当教育焦虑撞上成长困境,谁能修补那些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青春?也许,你在河南南阳育才高中能寻到答案:
晨曦微露,几名同学先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责任田里看看番茄苗,接着一边走向餐厅一边热烈讨论着何时能够收获;
餐厅门前,前来就餐的学生挺胸抬头,大声诵读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校园内,随处可见师生交谈,笑意盈盈,为校风“肩负使命 求真务实 科学民主 幸福师生”中的“幸福师生”作了鲜活的注解……
这是南阳育才高中清晨时的一幕幕。学生们脸上的阳光、自信,可能让你想不到他们中有不少曾是学困生。该校秉持“以爱为底色 静心做教育”理念,实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用“幸福师生”理念引领学校发展,让学困生破茧成蝶,用勇气和希望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变形记”。
精准施策 从心理“破冰”到学业护航
画一幅画,从画面读懂学困生的心理困境和内心需求,帮助他们释放情绪、改善心理;聊一聊天,在平等对话和耐心交流中让学困生打开心扉,由此“对症下药”,在心理疏导中展示治愈的力量……南阳育才高中坚持构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破除入校学困生心理上或大或小的“冰山”,以心理赋能唤醒学生内在力量,从而促进学困生学业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技能专业培训 朱张瑞 摄
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南阳育才高中首先从教师抓起,持续系统开展教育心理学培训,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每周对教师进行心理技能专业培训,通过心理学系列课程向教师们传授实用技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课程化。同时,依托学校全员导师制体系,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早预防、早疏导、有效干预,对关注对象予以密切持续的追踪和暖心陪伴,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学生内心,南阳育才高中推出“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活动,让所有学生给初中时期的老师写一封信。通过书信,不少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倾吐心声,讲述初中时代的困惑、难过的事儿或青涩记忆等,以情感书写完成对过往时光的自我疗愈。“学生不愿意用语言表达的,可以用文字表达。通过向特写对象倾诉,消解对抗性情绪和记忆,比如某一次当众批评引发的学科恐惧,或因家庭原因导致的情绪低落和学习退缩等。”2025年4月28日,南阳育才高中负责人说,在实现学生心理“破冰”同时,学校为每名学困生配备学业导师,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以“小步快走”策略护航学生学业,“每次进步都会给予及时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树立学习信心。”
多元赋能 让每个学生找到“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用爱去包容,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成长”……这是南阳育才高中“幸福育人分享沙龙”上教师们说的话。在育才高中人看来,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打造千篇一律的“标准产品”,更不是放弃在学业上遇到挑战或思想上存在困惑的学困生,而是要唤醒每个灵魂中独一无二的潜能与火种。
文艺晚会现场 朱张瑞 摄
不少学困生的困境不仅是学业问题,更源于自信心的缺乏和价值感的缺失。为此,学校开设多个学生社团,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生在艺术、体育、劳动、研究等各领域的特长。除了体育性社团及音乐社、美术社外,学生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创建社团,比如喜欢研究蚂蚁的同学成立了蚂蚁社团,撰写的蚂蚁观察报告有趣又专业;农业合作社的学生们成了“小农人”,进行农业种植体验,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质,导师趁机寓教于耕,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成长……校园艺术节、素质拓展活动等,也让许多学困生崭露头角,让他们找到“闪光点”,树立自信心,并一步步激发学习潜能和内生动力,结合“一生一案”个性化指导,促进了学业的进步。
南阳育才高中还不时开展各类校外社会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进行爱心义卖、组织学生开展徒步远足活动等,在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促进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塑造,在远足活动中磨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让越来越多的笑脸焕发青春该有的光彩。
家校合育 从信息“孤岛”到成长档案
“那个总在课堂上走神的孩子,或许正经历父母离异的隐痛;那个突然拒绝交作业的少年,可能正用叛逆对抗家长的高压管控……我们必须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真正的心灵摆渡人,敏锐地洞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家庭密码。”南阳育才高中教师王清华说。家校合育,是南阳育才高中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模式。
导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 朱张瑞 摄
南阳育才高中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家庭教育的缺位或错位往往是学生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学校积极采取行动,打破教育孤岛,通过家访、精准指导、共享成长档案等,让家庭与学校成为托举学困生成长的“双翼”。具体工作中,导师经常性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建立完善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并与家长实时共享;导师每月都会与家长进行一次深度沟通,针对学困生阶段性表现调整帮扶策略;每学期至少邀约家长到校或家访面谈一次,以此帮助孩子进一步做好学业规划、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供及时的指导;学校还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宣传以及“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有效途径,向家长进行亲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指导,逐步提升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和沟通,让家校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升级为情感共同体,最终实现亲子关系改善,有效降低学业压力导致的焦虑水平,增强学生心理韧性。
从学困生到考上合肥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本科院校,一个个学困生的蜕变之路,映照着南阳育才高中的教育温度与智慧,在重塑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更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深层内涵——教育的使命,在于让每个生命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全媒体记者 李萍)
编辑:赵若雨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上一篇:河南南阳:用心做教育 让“迟开的花朵”更鲜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