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让厌学生考上“211” 这座“宝藏学校”凭什么行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让厌学生考上“211” 这座“宝藏学校”凭什么行
作者:  李萍

  2025年4月27日,蔷薇花香中的河南南阳育才高中校园里,琅琅书声夹杂着几声清脆的鸟鸣。慕名前来参观学校的一名教育界人士站在一面署名“崔雨敬赠”的锦旗前久久驻足,他没想到的是,四年前因重度厌学从他就教学校休学的崔雨(化名)转学到南阳育才高中后,居然在2024年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

  

  从厌学休学到考上“211”大学,足以说明一个学校的教育转化力;从“放弃”到“重启”人生赛道,学生的破茧之路,亦是教育工作者应深思的“让教育回归本真”的必由之路。对南阳育才高中来说,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师回归初心、让学生回归本性,在构建人本教育生态中实现学生“学业觉醒”和成长成才,是学校创办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全员导师制 唤醒学生内心成长

  

  “这个学校真的让我意想不到,它把所有的春天都给了孩子。在走廊里我瞥见一个眼熟的学生,我教过这个感觉每天都很压抑、总是将帽檐压得很低甚至因为被扯帽子就和别人扭打在一起的男生,那天他竟笑着向我跑过来跟我打招呼。接着,又有一名学生从二楼跑下来,对和我一起的吴老师说,老师,我是你们之前的学生,您那年是我们的年级主任。阳光那时从他们蓬松的发梢流淌到舒展的眉宇,我们惊讶于学生的变化,感叹学生们在这里阳光自信了,变得不一样了……”

  

  这段充满感情的话,是前来南阳育才高中参与“幸福育才人分享沙龙”的一位初中教师,在回到本校后对同事们说的。学生们的变化,源于南阳育才高中全员导师制的特色育人法。

image.png

幸福育才人分享沙龙 李萍 摄

  

  南阳育才高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人生规划向导”的总体要求实施全员导师制,全校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均担任学生导师,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确定导师组开展工作。从完善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到学生个案分析,从重点难点案例攻坚到特殊情况“集体会诊”,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导师制赋予了每个学生和老师独特的关系,与其说是传统的师生关系,倒不如说是朋友是亲人,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在用心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一位前来参观的外校老师如是说。

  

  在一次次深度谈心中让学生打开心扉,在一次次关爱中疏导学生学业焦虑,在一次次活动中让学生展示特长树立自信,在一次次与家长的面谈沟通中赋能家校共育升级……全员导师制以心灵赋能重构师生关系,让老师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变身“成长合伙人”,唤醒学生内心成长,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价值认同感。从感受不到关爱和理解而沉默寡言,并在“卷”学习的环境中倍感压抑最终休学一年,到在充满理解和关爱的学习环境中进步成长,考上“211”大学的崔雨,就是导师制的受益者之一。

  

  个性化定制 开启专属成长模式

  

  翻开一本本学生档案,学情分析、综合分析、学校表现、兴趣爱好、个人规划、交流记录等一目了然,即使未见学生本人,学生的整体形象也会浮现在眼前。这就是南阳育才高中“一生一案”的个性化成长档案。“这种精细到每个学生的制度,让我不禁感慨,在育才高中,没有边缘化学生,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掌中宝、心头肉。这真是一座宝藏学校。”一名前来参观的教育工作者感慨道。

  

  最令这名教育工作者难忘的,是她刚到南阳育才高中时,一眼便看到一个没有水却盛着土的生态鱼缸,这让她感到疑惑,询问之后才知,因为有学生喜欢研究蚂蚁,于是学校特意为他们购置了不同品种的蚂蚁和养蚁工具。对南阳育才高中来说,虽然“蚂蚁爱好者”是个小众的标签,但依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支持成立蚂蚁社团。学校通过制定饲养计划、鼓励撰写观察报告等有效引导,提升了蚂蚁社团学生们的专注力与责任感,推动了他们学习能力的深化和拓展,“热爱研究蚂蚁本身就是宝贵的学习动力,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引导,使之成为学生们学业突破的催化剂。”南阳育才高中负责人说。

image.png

蚂蚁社团成员观察蚂蚁动静 朱张瑞 摄

  

  蚂蚁社团,是南阳育才高中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一生一案”瞄准的就是精准把脉、因人施教,对学生实施精准的个性化心理和学习辅导,当然,这“一生一案”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随着学生心理变化及学业进步而不断更新的,它以不断“增厚”的形式,为每个青春心灵绘制出独一无二的成长地图。

  

  育人新样态 实现学生最优成长

  

  从“一人一案”到全员导师制,从心理教育常态化到学生个性化发展,南阳育才高中一直抓住教育本质、坚持心灵赋能,以育人新样态推进学生的最优成长,也实现了学生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与忙于“掐尖算法”挑苗子的学校不同,南阳育才高中向学困生敞开大门,力争以“育人温暖”实现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面对入校学困生,南阳育才高中摒弃简单粗暴的应试教育模式,精准把脉学生心理健康,以导师暖心陪伴和适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效融合,通过感恩教育活动、研学游、志愿实践、艺术节、运动会、农耕体验以及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身心、舒缓压力、激发内在潜能,为自身注入正能量。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家访或邀约家长到校面谈,指导家长规避因过度期待导致的隐性施压,或因认知局限和生存压力放弃教育参与,在家校协同中重构良性亲子关系,使家庭转化为学生的“学业加速器”。

image.png

素质拓展活动 朱张瑞 摄

  

  此外,南阳育才高中引入智能教育系统,创新推出AI班,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育方案,形成“AI+高中教育”的育人新样态,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让“低进”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升薄弱科目、提升了学习自信心,让自学能力强的“高进”学生加速学习进程、提升了学习效率。系列新举措,让学困生从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实现了全面成长的蜕变。(全媒体记者 李萍


编辑:赵若雨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