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吴明辉 师吉栓)为贯彻法治教育进校园要求,增强学生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全和谐校园环境,近日,在淅川县教体局和乡镇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寺湾镇第二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且意义深远的法治课,筑牢了校园法治安全防线。
教体引领:顶层设计铺就法治之路
淅川县教体局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针对此次寺湾镇二小的法制活动,教体局从活动策划、师资邀请到内容审核全程参与,进行精心指导。活动前期,教体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学校,与校领导、教师代表座谈,全面了解学校法治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量身定制详细活动方案。同时,积极协调司法、公安等部门,邀请专业法治宣讲员为学生授课,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多元活动:特色形式浸润法治观念
校长讲座,案例剖析
活动伊始,王校长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问题,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展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引导他们自觉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主题班会,深度交流
讲座结束后,各班级组织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播放法制教育视频、展示图片、组织讨论交流等形式,深化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参加活动的收获。有的同学表示遇到危险要及时求助,不能盲目应对;有的同学承诺要更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守法好公民。
专业宣讲,互动教学
在教体局的协调下,法治宣讲员也走进校园。他们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分板块向学生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在交通安全板块,通过播放事故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遵守交规的重要性;在校园欺凌环节,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感受欺凌危害,并学会应对和预防方法;在网络诈骗方面,结合热门网络场景,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
实践活动,巩固认知
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法治手抄报制作、法治主题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此外,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的熏陶。
长效机制:法治教育融入日常
为将法治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教体局的指导下,寺湾镇二小建立了完善的法治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定期开展法治课程和主题班会;成立法治教育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同时,将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等有机结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张贴法治标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寺湾镇二小此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也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淅川县教体局将继续加大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全县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编辑:吕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