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辛仕伟:赤诚敬仰心 使命谱华章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淅川县辛仕伟:赤诚敬仰心 使命谱华章
作者:  梁占佩

  南阳网讯(通讯员 梁占佩)“他年近70,不图名利,用自己的房子,自费筹办红色教育展览馆,50年累计收藏红色实物230个类别、8000多件(个)展品,年均接待2000多人(次)......”他就是河南省淅川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党总支书记、退休干部辛仕伟。

  辛仕伟十分敬仰伟人毛泽东。他从1975年6月收藏毛主席像章开始,在50年来坚持不懈努力下,于2005年11月在家中创办起淅川县红色教育展览馆,先后接待郑州、南阳、十堰等周边省市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教职工、中小学生、社会游客50000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因 缘 

  上世纪70年代,辛仕伟入伍后,被分配到南阳军分区司令部任打字员,办公地点和住宿均在机关办公大楼三楼。当时打字室内存放有中国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生产的一幅伟人毛主席双耳正面针织绵像,长2.53米,宽1.53米。冬日夜晚冻得难以入睡时,辛仕伟便取出这幅毛主席绵像搭在军被上帮助加热保暖。

  “每晚看着伟人像,我不时地在想,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又带领全国人民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带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太伟大了。”辛仕伟说,自已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打心眼里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更感谢恩人毛主席。 

  从此,辛仕伟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战士读本等著作,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体会。一周两周、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伟人的敬仰之心与日俱增,逐渐产生了收藏伟人图片、像章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从1976年6月开始,把服役时从家里带来的的马、恩、列、斯等读本连同毛主席像章、图片进行先期收藏,接着收藏《毛主席语录》、《中原战记》、红色信封、邮票,记录本及佩戴过的军衣、军帽、领章、帽微、水壶、挂包等实物......收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起 步

  万事开头难。 

  当时服役津贴很少,每月只有6、7元,提干后每月也仅有54.5元。转业后辛仕伟的工资大多用在购买红色实物上,直到1983年结婚时也没啥积蓄。婚后,因担心收藏红色实物被爱人发现生气,他就背着妻子把购买的物件悄悄放在床下或屋檐外走廊里,再遮盖住。 

  长期居家生活,哪有不被发现的时候!妻子说,我反对你收藏,但这是你的爱好,我管不了那么多,可是你不能因此耽误家里的事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妻子对他的收藏也逐渐有了新认识,慢慢地接受了他收藏的现实。让辛仕伟记忆犹新的是,1990年6月,因家里需要建房而缺少资金,只能租房居住。直到1995年在东拼西凑下,才将120平米的住房建起来。    

  执 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经济条件有了好转,但怎样也满足不了辛仕伟对收藏购物的执着与追求。

  因为收藏的人越来越多,红色物件价格也逐渐攀升。辛仕伟说,记得在建好住房的第三年借款尚未还清,一次到南阳古玩市场看到一尊一米多高的陶瓷站式毛主席挥手像,觉得很有收藏价值。经过讨价还价,老板决定以1200元卖给他。可他身上只有700元,他让老板先把这尊像放进库房,等过两天凑齐钱再来购买,老板应允了。可辛仕伟回家把情况说给爱人后,遭到激烈反对。随后夫妻两人便争吵起来。最后,在女儿的协调下,妻子才答应:“那好,你可以收藏,但不能有过大的开支”。辛仕伟欢喜若狂!

  从此,他爱人不但不反对收藏,反而在很多时候还给予支持并介入到收藏中来。一次爱人去湖南毛主席故居参观时,花了400多元请回两尊毛主席站立式铜像,作为厚重礼物送给辛仕伟。    

  爱人的理解与关心支持,给辛仕伟红色收藏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除了进城去市场选购实物外,还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时间,到乡镇、到农村走村串户去淘宝。

  2004年的一天,辛仕伟在老城粮管站一木工师傅家,看到一本《毛泽东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照片,非常激动。这组照片是1976年河南人民画报出版社第一次印刷的毛主席在各个时期照片。他赶忙问师傅爱人“这本毛主席画像是否售卖”。因木工师傅夫妻二人意见不一致,辛仕伟无奈只有扫兴离开。

  回家后他反复思忖,这套毛主席画像无论如何应该收藏。随后他先后10多趟登门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夫妇俩终于被感动,以150元价格将这一套毛主席像交到了辛仕伟手中。    

  追 梦

  敬仰收藏是前提,服务社会才是宗旨和目标。

  在这一信念坚持下,辛仕伟的收藏之路越走越宽广,收藏的款项和种类也由开始的几个逐步发展到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如文革时期他就是从收藏毛主席四卷、语录、照片、画像、纪念章、红袖章开始,到后来的《人民画报》、《民族画报》、《解放军画报》、《红旗杂志》、《党史博览》、红色挂历、火花、扑克、票证、证书、奖状、门票、烟标、磁卡、信封及军人用品、军旗、军衣、军帽、军号、功勋章、纪念章等全方位系列化的实物收藏。

  为进一步扩大藏品来源,他一方面充分利用“淅川县军旅战友兄弟情”微信群宣传征集,另一方面与山东、安微、等异地藏友联络购买、实物兑换。此外,还寻找抗美援朝老军人柴天福和在部队服役时间较长的刘文学等征集。

  史料征集方面,辛仕伟除了走访、座谈老军人老党员外,每逢县里重大活动,他还到现场拍摄红色记忆照片等。像建党100周年县剧组演唱的《红梅赞》等,每年烈士陵园扫墓等,辛仕伟都会如期跟拍照片。如今,他的展馆内就存放有自己拍摄的老城、马蹬等移民乡镇迁安期间图片1400多幅,在县崇德公园等地拍摄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展板图片200余张。同时,他还利用抖音平台,自2022年4月开始先后制作红色宣传内容164集,吸引河南、河北等全国20多个省份网友,获赞近15万人,粉丝达5800余人。  

  收 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辛仕伟的执着追求下,淅川县红色教育展览馆终于2005年11月开馆,黄底红字招牌在辛仕伟的大门前高高挂起。 

  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并倍受感动和启发。开封杞县原纪委副书记郭明文进馆参观后挥笔题字“走进红色展览馆,感悟伟大毛泽东”。淅川的梁明文在感悟册上写下“不忘初心讲好红色故事,牢记使命再赴新的征程”字样。有的在留念题词中写到“重温红色记忆,感受革命岁月”...... 

  还有不少人给予辛仕伟和展馆很高评价,西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木樊发权感言:“辛书记你太有毅力了,义务服务社会,奉献精神可贵,值得每个同志尊敬和爱戴”!淅川的焦玉峰说:“你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楷模”……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多年来辛仕伟还多途径开展公益捐赠活动。他从2020年9月开始,先后向县烈士陵园——淅川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捐赠红军长征地图、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图书等186件。向县一高、县三小、中原银行等单位和学校赠送参观入场券近5000张;向来馆参观的中小学生赠送红领巾400余条.....    

  时光荏苒。淅川县红色教育展览馆在辛仕伟的努力经营下,呈现出越办越红火、受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之势。“提升标准、上档升级。”谈起今后展馆的发展与设想时,辛仕伟信心十足地表示。

编辑:淅川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