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发现夏王朝区域中心城邑”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填补夏王朝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空白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河南南阳发现夏王朝区域中心城邑”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填补夏王朝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空白
作者:  周 梦

  南阳网讯 (南阳日报记者周 梦)12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布2024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其中,“河南南阳发现夏王朝区域中心城邑”入选国内十大考古新闻。


  八里桥遗址位于我市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因八里桥而得名。现存面积135万平方米,是豫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夏文化中心聚落。2022年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该遗址开展系统考古工作。该遗址位置关键、规模宏大、内涵丰富,文化面貌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高度一致,填补了夏王朝次级中心聚落研究的空白。


  据了解,八里桥遗址是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该遗址功能区划完备,有夯土建筑区、手工业区、墙垣、道路等设施,出土有玉器、卜骨、绿松石、冶铜遗存等高等级遗物。勘探表明,该遗址是一处大型环壕聚落,是豫西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中心聚落,年代为公元前1700年—1600年前后。遗址内探明沟类遗存11处,纵横交错,规划有序,将南部区域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块,呈现出与二里头遗址相似的“多网格”布局。


  该遗址内,大型夯土建筑集中分布,1号建筑基址整体为一处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的大型建筑。主体建筑南北进深12米、东西宽31米,面积372平方米,南侧有两处门道,门道处用碎石子铺垫。周围发现有祭祀坑。


  此外,八里桥遗址发现有墙垣与手工业遗存,墙垣遗存目前探明部分呈曲尺形。考古发现有铜炼渣与炉壁等冶铜遗存,可能存在青铜器冶铸作坊,还发现有道路和车辙痕迹。出土遗物丰富,其出土的陶器组合和器物特征与二里头遗址高度一致,凸显了王都地区对八里桥遗址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发掘研究表明,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正是夏文化开始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夏文化越过方城垭口进入南阳盆地,兴建一大批二里头文化聚落,并在垭口附近建立大型中心聚落用于对南方的控制,保障王都的安全。八里桥遗址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南方铜矿、绿松石和朱砂等矿产资源进入王都地区提供安全保障,是二里头王都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


  研究表明,八里桥遗址在聚落布局、功能区划、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等方面与二里头遗址保持一致,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完整展现夏朝历史”提供了新线索、新材料,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