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县人才工作要求,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统筹做好人才的引、育、用、留,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同时推介好人才政策、讲好人才故事,广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经济强县、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打造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共建幸福美好家园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全视角引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把“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作为“双招双引”的重要契机,根据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活动情况和“双招双引”变动情况,修改完善工作方案,对方案内容再研究、再审视、再推演、再细化,立足现实需求,着眼长远发展,积极发动用才主体、亲属乡贤等多方力量,发扬“六皮”精神,强化服务保障,持续做好挖掘优质人才及项目需求工作。全方位、立体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展现券桥良好形象,全力营造“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话家常、联情感、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项目优势、资金优势,实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新突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同频共振,群策群力,落实落细各项目标任务,2023年通过人才联系外出招商32次,对接考察项目32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个,其中市平台签约并落地开发区项目8个,入驻镇辖区企业13家,合同引资额50.1亿元。
全身心育才,构筑人才成长“温馨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形成“技能培训一人,带动致富全家”的火热氛围,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等培训班,培训400余人,200余人领到专业合格证书。与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院合作,推进学历提升教育活动,先后有40余名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和群众报名,优化了干部群众队伍结构,提升了人才密度和素质。组织乡科级干部参加了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为期6天的乡镇(街道)乡科级干部赴浙江省新昌县学习培训活动。对村党支部书记持续推行选、育、调等全链条县级备案管理,组织26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县委党校参加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2024年3月24日至28日,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参加省委组织部举办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好支部建设、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4个专题。此外注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夯实人才基础。
全领域用才,搭建人才展示“大舞台”。推行“致富能人+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带动作用,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新创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余家,带动周边近万名农户增收。加强政治引领吸纳,注重在乡村人才中发展党员,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注重从党员“小老板”“农创客”“田秀才”“致富能手”中优选“带头人”,实现班子结构和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积极引导年轻机关干部主动投身到村级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巩固拓展脱贫工程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信访维稳、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任务中壮筋骨、长才干,用苦干实干挑起发展重担,高质量推动各项部署落实、落地、落细,先后有1名年轻干部担任管理区主任,5名年轻干部担任战线负责人,12名年轻干部担任责任组长(包村干部)。
全方位留才,当好人才服务“店小二”。该镇树立“以政策留人、靠服务留人、用感情留人”理念,持续优化乡土人才服务,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建立专员机制,提升服务精度,为乡土人才提供“一对一”、“一对多”服务,协调解决项目运营、奖补申报等事项,配套开展人才服务专员“年度考评”机制,考核结果作为提拔重用、晋升职级重要依据。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服务高度。每年遴选一批业绩突出、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拔尖”乡土人才,并大力宣传其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持续强化优秀乡土人才“政治吸纳”,注重把表现优秀的乡土人才发展成为党员、纳入村“两委”干部选用视野。完善镇区、县静脉产业园、镇工业园、村创业园“一区三园”工业发展格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优化土地要素资源,继续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家院落等,努力提升工业承载能力水平,为乡土人才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