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扎实实施“三百”工程,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涌现出一批新模式、新样板,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券桥经验”。如今,券桥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券桥画卷正在绘就。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索新机制促增收。探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召开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培训会,建立干部定期摸排制度,及时上户核实农户提出的申报诉求,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及时核实上级部门下发的数据情况,对符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及时按程序识别纳入,明确由所在村责任组长和第一书记作为帮扶责任人,实施重点帮扶,确保收入持续稳定,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和“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脱贫户1102户2170人,监测户153户442人,风险消除70户191人,风险未消除83户251户。。探索公司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村绑定村,党员干部、“四代表一委员”绑定农户,数字平台绑定农户等多形式的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以党员干部、各级代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发证代表等为成员的农技指导小分队,进行“一对一”种植技术培训,杜绝农作物“种不好”的僵局出现。
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该镇立足农业乡镇实际,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突出粮食安全基础地位,突出抓好“一村一品”建设,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落户、发展,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一纵一横一中心”果蔬和艾草产业带,三间房、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闻老庄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等,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产业区域化、区域特色化、特色规模化的发展模式,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乡村振兴综合片区为核心,辐射辖区内各行各业,建成镇区南部工业园、镇区蔬菜大棚及农产品深加工园、镇电商产业园、十二里河关帝庙食品中草药加工园、土山村崔庄红色教育园等有规模、有亮点、有效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立镇电商创业园,设直播间13个,开产品直播线10余条,培训400多人次,直播团队由1个发展为6个,合作企业已入驻并开始运营,同时组织发发哥团队、良淘平台、乐淘甄选、鸿德严选直播带货,日成交额近200万元。
由点及面示范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聚焦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示范村。同时,依托各类特色资源,各显其能发展红色旅游、文旅康养、电商物流、民宿民俗经济等新兴业态,促进村民、村集体“双增收”,真正让乡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先后打造“百村示范”工程示范村共有5个,分别是券桥村、辛庄村、三间房村、土山村、龙王庙村,占全镇26个行政村的19.23%,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五支队伍”创“五星”——凝聚乡村振兴合力。统筹攻坚组、责任组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帮扶人“五支队伍”,镇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各攻坚组、各行政村和相关行业部门守土尽责、协同发力。以管理区为单位划分五大战区,实行战区负责制,包管理区战区领导对所在战区巩固提升工作负总责。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锚定“三星”支部成片、“四星”支部成批、“五星”支部全县领先目标,找准着力点,设置硬指标,细化创建办法、制定评价细则、明确激励政策、健全推进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赢。2022年创成“四星”4个、“三星”5个、“二星”支部16个;完成软弱涣散村整顿1个。2023年创建“四星”3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一星”1个。2024年创建“四星”5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券桥,乡村振兴硕果累累。新征程上,券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勤劳奋进的券桥儿女正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