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林下种药材 发家致富有良方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林下种药材 发家致富有良方
作者:  于晓霞 王小玲

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

林下种药材  发家致富有良方


  “林药种植两手抓,治理环境又发家”。这是方城县拐河镇东麦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真实写照,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药”匙。

  初冬时节的东麦村,漫山遍野、高低错落的经济林下生长着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宝贝”——中药材。一垄垄茁壮的草药射干长势喜人,在冬日暖阳下摇曳生长。负责基地生产管理的杨海星正指挥着工人进行田间管护。他告诉记者,东麦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目前,林下规划种植的数千亩中药材,主要有射干、丹参和茯苓,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根本不愁销路。“这里计划种植1000亩射干,目前已经种了800亩。每天在这里干活的有七八十人,等成熟收获的时候,这一亩地能卖近10000块钱。药厂直接订购,专门来收。”

  通过林下种植中药材,东麦村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常年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任永会说,她每年除了获得土地流转的钱,每月在基地务工劳作,天天有活干,月月见收益。

  据了解,东麦村地处丘陵山区,传统种植业收益低、见效慢。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经济收入、拓宽增收渠道,该村积极探索发展思路,引进龙头企业,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统筹推进沟、坡、梁、峁综合治理和修复,加大经济林造林力度。该村共流转荒山3000多亩,全部打造成经济林和绿化林,种植梨树、柿树、香椿树、楸树等6万余棵。

  “从今年开始,我们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发展射干、丹参和茯苓等中草药,增加村集体和群众的收入。”东麦村党支部书记杨付星介绍,依托经济林区的优势,该村采用“林+药”“果+药”“药+药”等产业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做大做强林下中药材这块产业“蛋糕”,让中药材香飘绿水青山,钞票鼓满群众腰包。(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通讯员 王小玲)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