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二十四节气歌》大家都熟悉,第二句“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第一个“夏”字就是“立夏”。浮荡的柳絮还未飘尽,洋槐道上已洒满绿意的薄荫,如约的初夏轻悄而至。昨天(5月6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昨天下午三四点开始,天一直下雨,直到傍晚为止。雨如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因为雨,一草一木都散发出勃勃生机;因为雨,大自然才变得如此美丽。每到暮春初夏,心中总向往着青青的麦田,觉得在麦田里最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还好,今天(5月7日星期日)上午,雨霁后,清浅初夏的天气煞是清新,晴空万里,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既然夏天带着热烈和浪漫已在路上,那就去拥抱这个热情洋溢的季节,去感受夏日之美吧——驱车前往白庄想念农场采风去!
◎宣传标牌
按照高德地图导航,沿312国道向西行驶,然后取道207国道再转至007乡道一直往前,就到了相距不足20公里的白庄想念农场,一块矗立在农场田垄边四米见方的红色标牌映入眼帘,“树百业标兵 做时代先锋”一行红底白色标题大字鲜艳夺目,农场辽阔的麦田中央矗立着一行标牌,“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白底绿字,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
◎麦田一望无际
白庄想念农场位于镇平县杨营镇白庄村。在历史上,杨营镇属于传统的农业强镇,这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非常适合优质小麦的生产。白庄村借助镇平想念集团地处杨营,与镇域农业生产结合紧密的优势,依托白庄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直营型”农场、“订单型”农场、“标准化种植农场”模式,与想念公司合作建设了“想念农场”,实现了绿色优质粮食原料供应基地与生产加工的无缝对接。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熏风带暑来。”宋代诗人赵友直用“催”和“带”形象描绘出立夏时节独有的气息,一语道破夏天到来的迅捷和春天逝去的倏忽。虽然昨天才刚刚立夏,但汽车在平整宽阔的乡村公路上行驶,车窗外漫无边际的田野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田间道路四通八达
暮春的风物正悄然远去,初夏的热情已开始舒展。从春到夏,草木褪去嫩绿色,树荫开始浓密,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越来越热,自然万物都在悄然透出初夏的气息。立夏之后,气温将逐渐上升至热的程度,风暖昼长,万物并秀、拔擢成长、欣欣向荣,农作物更是进入了旺季生长期。
虔诚地伫立在麦田边,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一波又一波的麦浪,守望着,思考着,心底内缓缓酝酿的思绪,弥漫开来,仿佛听到了麦粒孕育麦粒、生命孕育生命的声音——
眼前的麦田犹如浩瀚无涯的海洋,在阳光下翻滚着绿色的波浪,麦穗芒刺探出头颅,看似锋芒毕露,但就像刚出生婴儿的小手一样稚嫩,还带着几丝脆弱。此时,它们正贪婪地吮吸着泥土的清香,舔舐着阳光的味道,一点点孕育着成长着,要不了多久,麦穗那浑身的麦芒便针尖般锐利,一根根尖利的麦芒像一把把利剑护卫着麦粒,仿佛只有它们更懂得每一颗麦粒的珍贵,要用这样的利器来护佑所孕育的果实。
◎麦子长势良好
目睹着这一望无际洋溢着盎然生机的麦子,我不由地想到了青春。如果要问何为青春,我说,初夏时节的小麦就是青春。由于昨天刚下过雨,雨霁后的麦田麦子恰似翩翩少年迎着日渐暖热的夏风而来,不染岁月纤尘,嫣然一笑。它们脚下有坚实土地,肩上有草长莺飞,头顶有清风雨露,一场初夏甘霖给它们灌输了力量。你看,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它们在天地间都算不上高个子,但谁也没有弯下笔挺的腰,微风吹拂,轻轻晃动,抖擞精神,正使出全身的力气往上蹿。这个时候的麦苗,不似成熟的麦穗总低着脑袋,也不像越冬的小麦总被白雪覆盖。你看,它们带着雨滴的麦芒笔直地竖着,顶着亮晶晶的雨露,清爽爽,活脱脱,这不就是青少年该有的模样吗?
◎麦田一望无际
昨天(5月6日)刚刚迎来的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很有智慧,他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形成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二十四节气。
传统的小麦耕种方式就是在二十四节气的运转中渐次展开的。
深秋的时候,农人们用犁铧、铁耙等锃亮锋锐的传统工具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耘大地后,将一粒粒麦种播洒在弥散着浑厚气息的新鲜湿润的土壤里。麦种播进大地,仿佛融入母亲的怀抱。它们悄悄地生根发芽,使劲儿穿透泥土钻出地面,挺出浅绿色的身躯。大自然的一双巧手用时光的线条将它们纺织成绿毯,覆盖寂静的平原、山岗、丘陵。
◎麦田一望无际
整整一个冬天,麦子在默默地忍受着寒冷。寒冬里,麦田里的麦子立足未稳,被肆虐的北风吹得一片凌乱,低矮的身子匍匐在地,给人一种扶也扶不起的感觉。但是,在漫长的冬季里,麦苗却沐浴着白天淡淡的阳光,在寒风中倔强地舞动纤柔的腰肢。夜间,它们则盖着厚厚寒霜叠成的棉被安睡。大自然赐予的福祉——寒冷,让麦苗练就了它们顽强刚烈的风骨,也催生着它们成熟的梦想。
时间蹑手蹑脚地跨过小寒与大寒,走近立春时节。春天给麦田灌输了力量与希望。此时的麦田像是翩翩少年,在春光下洋溢着盎然的生机,挥舞着柔韧的手臂。春风吹来,麦浪翻涌,像一群少年在大地上奔跑呼唤。人们辛勤劳作,用血汗浇灌麦田。麦田默默地凝结果实,充实人们心中的希望。
生长在农村的人们,小的时候,经常都会听到这样一句农谚:麦收八十三场雨。每次听到这句农谚我都会感觉很不可思议。后来,渐渐长大,才慢慢理解了这句俗语。所谓的“麦收八十三场雨”,并不是说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下够83场雨,而是说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下够三场雨。
◎麦田一望无际
农历八月份,是小麦种植的时候,小麦有足够的底墒才能出好苗,出全苗,下的第一场雨应该在农历8月份;而农历十月份已经到了小麦的分蘖期,倘若此时雨水充足,小麦就能够分蘖得又多又好,如果此时雨水不足,那么,小麦就会因为缺乏水分而不能良好分蘖,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第二场雨应该在农历的10月份;第三场雨应该在农历的三月份,此时,小麦就该“起身拔节”了,对土壤中的水分要求非常高。下够这三场雨,小麦丰收就有保障了。
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的气候很特别,阳春三月中旬,并没有往年的鸟语花香、凉风习习,河南南阳等多地却突然迎来了一场出人意料的3月桃花雪,天空中飘起了洋洋洒洒的鹅毛大雪,这场让人惊喜的降雪,虽然是一个难得的天赐奇景,让南阳全市的景色变得秀美而又宁静,但漫天飞舞的白雪让空气中凝聚着一层寒气。有农谚所说“一场倒春寒,十麦九减产”。这种极端低温恶劣天气对正处于拔节、孕穗阶段的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但令人欣慰的是,冬小麦生命力十分顽强,为期时间不长、持续才一天多的降雪对三月底四月初的小麦扬花传粉没有太大影响。
◎麦田一望无际
如今,初夏暖风吹拂,经历了短时桃花雪的白庄农场麦田小麦满眼浓绿,生机盎然。一垄垄绿油油的麦子密密匝匝,行行之间已没了空隙,像平铺的绿毯,像一汪绿潭,晃动起来,那绿会从麦田里溢出来似的。厚实增长的麦子叶片齐刷刷直直向上,麦子身子增高,身杆直挺,很有精气神。麦穗饱满充盈,给人一种鼓胀的感觉,仿佛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正在每一个叶片里涌动。
从昨天起,立夏转身渐渐远去之后的30天左右的时间里,夏季的第二、三个节气——小满和芒种便会急急匆匆地按部就班接踵赶来了。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收获的前奏,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夏管”拉开序幕;芒种时,北方夏熟作物麦子就要颗粒归仓了。
◎麦田一望无际
此时此刻,面对着这盎然生机,在遐想,在随后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渐次来临的日子里,这片麦地里会衍生出成熟的金黄,麦田丰硕而美丽,那时轰隆隆的收割机会有条不紊地作业,农人们头顶烈日,在挥汗如雨地收获着丰收的喜悦,饱满沉实的麦穗会让人在田间笑容满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的古诗不由地让人想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伟大。
春意藏,夏初长。立夏时节,万物已经没有了春天刚萌生时的稚嫩和婉约,而多了一份少年般的英俊和力量。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也正在此时,夏季不仅意味着天地蓬勃出一股热意,更激发了万物生长的激情,一切都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舒展着自己的生命,而我们也应该和世间万物一样,在这春夏之交,立足当下,心间种花,努力进步,方才不辜负这一夏的时光。
浅夏胜春最可人。一缕夏风拂过,麦秀风摇,广阔的麦田绿波荡漾,空气中洋溢着麦熟的气息。抚摸着田垄边鲜艳夺目的红色标牌,望着绿油油的麦苗,内心满是希望和祝福:希望麦穗丰盈健硕,祝福祖国风调雨顺。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有梦不觉夜长(自序)
下一篇:宛风拂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