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以人才优先促进民生事业改善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新野县以人才优先促进民生事业改善
作者:  高清林 丁少林 齐 鸽

民生为本增福祉  就业创业勇担当

——新野县以人才优先促进民生事业改善


  集聚英才谋振兴,以人为本图龙腾,这是新野县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该县人社局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担当为任”工作主线,锚定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新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招引人才返乡创业。新野县把返乡创业作为“雁阵工程”的核心内容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四位一体”的扶持体系,成功创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围绕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智能玩具、新能源产业,先后引进落地了鼎泰高科、旭润光电、利博精密传动、金辉铝业等50多个智能制造项目,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新支撑。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鼎泰高科由新野籍全国人大代表王馨返乡创办,在鼎泰高科带动下,形成了26家企业的电子元器件新兴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先后有40多位返乡创业人员被选举为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22年为“回创之星”和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发放奖金200万元,让优秀返乡创业者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奖励。同时,新野县人社局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谋划。统筹推进“双招双引工程”(招工即引商、招才即引资),解决企业招工难、招才难问题,突破制约新野县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营造良好的招商安商氛围。近年来为各类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800多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7000多人。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抢抓人才,累计招录826人,其中硕士以上89人。

  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增收。“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新野县人社局全力以赴推动职业技能提升工作提质增效。开通省市企评社评机构上报“直通车”,于2022年10月1日拿到12票企评机构许可。作为全国“纺织名县”、全国第七大蔬菜产业基地,新野县围绕产业优势,因地制宜进行评价取证全覆盖,去年共鉴定纺纱工、织布工、蔬菜栽培工等初、中、高级技能人才5000多人,打造新野技能评价品牌。引导重点群体提升职业技能实现就业增收,2022年技能培训35029人次、完成200%,新增技能人才1544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51.6%。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和鼓励外出就业,全县7700多名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脱贫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通过技能扶贫对适龄劳动力进行全面培训,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搭建就业平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满足劳动者和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需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野县人社局搭建就业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县274个村(社区)成立了就业服务站。适龄劳动力信息采集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通过南阳智慧就业平台采集信息人数26.7万人次(其中本地户籍24万人),力争本月底劳动力信息采集率达100%,做到底数精准、政策精准。

  推进社保政策落地落实。社会保险是民生所依,新野县人社局有序、有力推进各项社保政策落地落实。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展。全县形成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两大制度平台,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到50.8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61万人,电子社保卡发放23万张,激活率86.6%。社保待遇稳步提高。在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到2022年,已实现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18连涨,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基金安全进一步强化。严格按操作规范办事,确保了基金和人员安全。

  新征程上创新功,新野县人社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踔厉奋发,对标聚焦,守正创新,持续打造返乡创业营商兴业新高地,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新标杆,用心用情用智打造“双招双引”、智慧就业新平台,书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通讯员 高清林 丁少林 齐 鸽)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