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文物修复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守望乡土文化——
返乡大学生 以文赋能乡村振兴
王玉卓在工作室修复文物。
12月20日,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王玉卓文物修复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内,23岁的返乡大学生王玉卓正认真修复一件汉代陶罐,准备将其修复后保存于冠军村村史馆里。小憩之时,他起身看看这个自今年1月就开始筹办的工作室,又想起前些日工作室揭牌的一幕幕,似乎看到了冠军村一个个闪亮的文化符号。
就在十几天前,由河南工业大学、开封大学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与冠军村联建的王玉卓文物修复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冠军村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邓州市首个乡村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也是致力于村史文化研究和乡村建设工作的公益性机构,更承载着大家对冠军村以文化人、以文“润村”、以文兴业的新期待。
打造品牌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冠军村有着厚重的村史,却因技术和人才资源制约未能得到深入的挖掘展示。在全面脱贫摘帽之后,如何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成为河南工业大学选派到冠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杜鹏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鼓励人才返乡,2021年,他热情地邀请冠军村走出的大学生王玉卓返乡创业,一起挖掘厚重村史,力争用乡村文化繁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位于邓州市张村镇的冠军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因是西汉名将、冠军侯霍去病的封地而得名。汉武帝曾在此为霍去病建造冠军城,今日冠军村是著名的汉代冠军城遗址所在地,遗址内现存霍去病衣冠冢、窦宪墓、贾复墓三位冠军侯的墓冢,曾出土石华表、“关中侯”金印等多件著名汉代文物。冠军村于2018年被河南省住建厅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传统村落”。但长期以来,受专业技术限制和人才资源制约,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冠军村在文物保护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存在短板。
2020年冠军村全面脱贫摘帽后,杜鹏便决定结合村庄厚重的文化资源,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把冠军村打造成为汉文化品牌村。但村民和村干部整体文化水平有限且对文物保护与利用认识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很多好项目后继无力。一筹莫展之际,杜鹏想起在外从事文化工作的王玉卓,便向在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工作的王玉卓发出了回乡的邀请。而王玉卓一直对家乡文化情有独钟,也对冠军村的文化发展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于是决定回乡为冠军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挖掘村史 为乡村增添灵魂之美
王玉卓是土生土长的冠军村人,小时候,他就在村西北角汉代冠军侯霍去病的衣冠冢附近玩耍,逐渐对历史文化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考大学时,他选择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就读。因为成绩优秀,王玉卓早早入职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原本,在2022年正式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开封工作不是问题。
早在2018年,杜鹏和王玉卓便加了微信,王玉卓和这位在自己家乡的驻村第一书记聊的,基本上都是关于冠军村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话题。2021年,河南工业大学帮扶冠军村建设霍去病文化园,但因为预算有限,设计费用成了问题。杜鹏便邀请王玉卓低价承担文化园的设计。王玉卓二话不说,当即请假回乡,深入挖掘村史,结合村庄历史和地理环境进行综合设计。设计做好后,他并未收取费用。“近几年每次回家乡,都会发现村子里里外外的改变。冠军村一度被认定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如今村两级班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有激情有活力。”王玉卓说,“想想杜鹏书记为冠军村发展付出了巨大精力,我作为家乡走出的大学生,更应该主动担当,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为发动更多从冠军村走出的大学生和有为人士关注家乡建设,去年9月,王玉卓还发起“冠军村荣誉村民新乡贤”微信群,希望冠军村籍在外人士以及其他关注乡土文化的社会人士了解冠军村的变化、支持冠军村的发展。“微信群里的乡贤捐资60多万元,用于修复冠军村清代文保建筑‘李氏宗祠’和修建冠军村文化广场。”王玉卓说。
守护文物 用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村庄,冠军村内有不少汉文化遗址,但由于缺乏文保意识,一些传统民居和文化遗址有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定要保护好乡村文物!”“文物保护就要修旧如旧,恢复其原貌,才能将历史文脉传承下来。”“光经济发展了还不行,‘冠军’二字才是咱全体村民的精神支柱,要想让咱村彻底改头换面,必须挖掘历史文化,塑造新时代的冠军精神。”王玉卓与杜鹏两人目标一致,一拍即合,于是,今年春季,冠军村村委会腾出场地邀王玉卓返乡创办工作室。该工作室已于12月9日在冠军村揭牌。
王玉卓文物修复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自筹办以来,先后为冠军村完成了冠军古城遗址、霍去病墓等文保单位的定级申报工作,帮助冠军村成功打造了“霍去病文化园”、“启慧堂”研学基地、传统民居修缮等总投资500余万元的文旅体系建设项目,捐赠图书3000余册推动建设“农家书社”,累计组织开展群众文保知识培训、“书法下乡”、寒暑期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排查解决了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文保问题3起,有效消除古民居濒危风险14起,抢救修复出土文物30余件,为冠军村文物与传统村落保护、乡村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为扩大文保队伍,王玉卓还先后培养了村两委3名青年干部担任成员,长期深入村里开展文物保护政策宣传,着力提升群众文保意识。在他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乡贤和村民参与到了冠军村文保事业的发展大局当中。今年3月,冠军村还聘请了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馆长魏跃进、中华孔子学会孙君恒教授等一批学术专家担任工作室的顾问,进一步研究冠军村历史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值得一提的是,魏跃进教授在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将邓州冠军古城遗址申报提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并得到批复,为推动冠军古城遗址保护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媒体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海蕊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农行新野支行:党员服务先锋队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