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邓州市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在市、乡、村同步推进上下功夫,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一、邓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本情况
邓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1年元旦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一中心四基地”,即位于邓州市湍北新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编外雷锋团展览馆的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的引丹精神教育实践基地、花洲书院范仲淹生平事迹馆的忧乐精神教育实践基地、邓州市党建馆的创新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筑面积8480平方米,“四个基地”建筑面积7500余平方米。“一中心四基地”总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
二、构建平台做引领
一是注重资源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没有进行新的选址建设,而是考虑文明实践中心的职责要求、功能设置等需求,借助市文化馆的文化大讲堂、戏曲书法舞蹈室、群众活动室等功能室,来实现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达到了“一馆多用”效果。同时,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了市文化馆一楼大厅以及一、二、三楼共2100平方米走廊、过道等空间,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示范功能、实践路径和组织架构等进行了布展,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财力浪费。
二是推崇实践功能。准确把握邓州资源和特色,建设总建筑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的“一中心四基地”,结合邓州“四种精神”,对花洲书院的范仲淹生平事迹馆进行了更新布展,作为忧乐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对编外雷锋团展览馆进行了提升改造,作为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同时,把新建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展馆和南水北调引丹会战指挥部旧址,作为创新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和引丹精神教育实践基地,这样,“四个基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使文明实践展现得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更能打动人心,成为我市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三是强调互动功能。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直播互动功能区:即虚拟直播厅,虚拟直播厅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市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心开展的理论宣传、科普讲座、教学直播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融媒体平台在乡、村可同步收看;在乡、村举办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文明实践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在融媒体中心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大厅以及直播、互动系统,将多种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融媒体中心。
四是突出贯通功能。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大数据云平台,通过手机APP,可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百姓评单,把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阵地”贯通起来,达到了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文明实践共享。截至目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百姓宣讲900余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依托“一中心四基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3000余次。全市累计拓展文明实践项目3200余个,总服务时长180多万小时。
三、建好阵地强服务
一是加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邓州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不断推动基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以点带面,打造试点乡镇、村,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现场会。截至目前,邓州28个乡镇(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全覆盖,628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
二是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建设。全力聚焦“窗口单位”,按照“行业引领、突出亮点、彰显特点”的建站理念,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车站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开展文明引导和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全力紧扣社区服务,近年来,在滨河、永泰等社区打造了城市精品的“文明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使志愿者们零距离、接地气为社区群众服务。全力抓实延伸辐射,以集镇为民服务中心、文化站为重点,打造集镇“文明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在全国文明村镇白牛镇、张村镇朱营村试点建设“文明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和乡贤人士志愿服务队23支。
四、管好队伍保运转
一是营建机制显作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中,营建“3+N”长效机制与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相协调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组建“1+9”志愿服务体系,在邓州市志愿服务总队的领导下,发挥9支志愿服务分队的作用。
二是指挥协调共参与。邓州市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挥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活力。在今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中,全市各级文明单位(校园、村镇),28个乡镇(街、区)实践所,628个村(社区)实践站与邓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频共振、联合行动,280余支志愿服务队,7800余名志愿者和6万余名群众共同参与,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三是激励奖惩促发展。邓州每年开展“四个优秀”评选表彰活动,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年终优秀志愿者还和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一样受到各级文明单位的慰问。同时,把志愿服务的具体要求细化量化为考核标准,纳入文明单位(校园、村镇)测评体系;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取消其文明创建资格。
五、打响品牌放光彩
邓州市现有文明实践志愿者26万余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体近1200个,其中邓州编外雷锋团被授予“时代楷模”和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邓州市供电公司“三八雷锋班”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邓州市小草义务工作者协会、邓州市瑞敏爱心服务协会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团体在理论宣讲、扶危济困、环境保护、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理论宣讲”“关爱环卫工人”“布衣暖心”“爱心共读书屋”“渠首情环境保护”“安全教育宣讲”等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截至目前,我市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个,河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先进典型4个,南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优秀”先进典型96个。
邓州市文明办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