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 | “早阳早过”?错!错!错!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豫论场 | “早阳早过”?错!错!错!
作者:  彭长香

舆论场.jpg

  “早阳早过”?错!错!错!

  ——关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的社会心态①

  □丁新伟

  “不幸中招,阳了。”连日来,朋友圈、好友群里,晒自己感染奥密克戎很流行。发烧多长时间、多少度,身体咋难受,吃了啥药……已经“杨过”的人中,很多人写下自己的感染日志分享给亲朋好友,以消除对新冠畏之如虎的害怕心理,其中也有人打着免疫之名言之凿凿:“反正都要感染,早阳早过,早感染早没事。”

  “早阳早过”?错!错!错!

  病历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一定时间内会获得免疫力,但不代表不会再次感染。如今正是冬季流感高发期,疾控专家研判,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在一个月内到来。奥密克戎毒株虽然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但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且更容易隐匿性传播。这种现实下,“早阳早过”一旦起心动念,个人防护自然敷衍潦草,后果可能很严重:同一时间的感染人数将意外增多,老年人和儿童的感染几率大增,各行各业不能全员在岗,药店部分药品暂时紧缺,医院门诊超负荷、医疗资源紧张,“烟火气”不能早日恢复如初。

  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后,保健康、防重症是工作目标。战略上藐视病毒,战术上重视病毒,个人防护时刻在线,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为大家负责。保持尽量不感染的心态,做尽量不感染的防备,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我们就能更好保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脆弱群体,统筹医疗资源解决目前人人操心的就医用药问题,努力把感染峰值曲线拉平,平稳渡过疫情高峰。

1.jpg


编辑:李启伟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