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一中:千里传书豫新情 班级联谊心连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油田一中:千里传书豫新情 班级联谊心连心
作者:  齐心道

  南阳网讯 (通讯员齐心道)一封封载满问候的信笺,飞越三千公里山河,联结白河之滨与天山脚下;一颗颗赤诚纯真的学子心,在笔墨交融中相识相知,共奏一曲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近日,河南南阳教师刘蕾在赴新疆哈密送教送培期间,以最传统的书信方式,为两地学子搭建起一座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与心灵沟通之桥。


刘蕾班的学生


  赴疆前夕,刘蕾老师得知自己授课的班级与自己现在所带的班级同为高二一班时,她就萌生了一种念头,让两个班级的孩子以书信为纽带,跨越千里,结下友谊,互相鼓励,携手成长。她的想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利用周末时光,全班同学精心准备,伏案疾书。笔端下,既有对哈密风物——甜美的葡萄瓜果、壮丽的戈壁胡杨、巍峨天山雪光的无限向往;也饱含着对家乡南阳的自豪介绍:月季花城的馥郁芬芳、卧龙岗上诸葛孔明的智慧传奇、医圣张仲景的济世仁心,以及白河岸边的柔美风光。四十余封书信,承载着四十多份真挚的问候与期待,随刘蕾老师一同踏上了西行之旅。


刘蕾与学生_副本.jpg

刘蕾与新疆学生在一起


  当刘蕾老师在哈密讲完课后,将来自中原的信件分发到当地学生手中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拆阅信件的那一刻,字里行间的温度仿佛驱散了戈壁的寒意。哈密的学生们从未如此真切地“走”进一座中原古城,从生动的文字中触摸到另一种文化的脉搏。“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这么特别、这么用心的信,”一位哈萨克族学生激动地表示,“感觉在遥远的中原,突然多了一位牵挂我的朋友,这太神奇了!” 笔尖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的暖流。


阅读书信


  笔尖传情,双向奔赴。深受触动的哈密学子们,利用晚自习时间迅速投入到回信之中。他们热情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与校园生活,甚至主动查阅资料,在信中与河南的笔友探讨起“河南的龙门石窟”、“中岳嵩山”等话题。交流中,不乏天真而犀利的提问,如有学生俏皮地追问:“你们那里真的会‘偷井盖’吗?” 这句玩笑背后,折射出网络时代残留的刻板印象,也更深刻地凸显了这种真诚、直接的青少年跨文化交流对于消除误解、增进认知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在一来一往的坦诚对话中,偏见的坚冰开始消融,尊重与理解的种子悄然萌发。


书信成堆见真情


  送教活动结束后,刘蕾老师马不停蹄奔赴下一场培训,无暇记录感悟,但这座由她搭建的“友谊之桥”已经成形,并初显育人成效。此举不仅极大地锻炼了两地青少年的书面表达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共同体意识,通过这种亲身体验,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田。


读信


  教育无疆,情怀致远。刘蕾老师以书信为媒,巧妙地将一次送教之旅,延伸为一场持续性的、深入心灵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实践。这生动证明,真正的教育,既能传递知识,更能链结人心;教育的温度与力量,正体现在这跨越千山万水的牵挂与互动之中,绘就了教育援疆工作中一幅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画卷。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