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曲梦蕾)近日,镇平县柳泉铺镇将优化人居环境视为培育文明乡风的关键突破口,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方位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让乡村处处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聚焦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
柳泉铺镇借助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以村规民约为准则,推行“门前五包”制度。在整治范围上,不仅聚焦国道沿线、镇内主干道以及60余条村组道路,确保交通要道整洁畅通;还紧盯田间地头、沟渠两侧、村头巷尾等重点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为了广泛动员力量,镇里积极组织镇村组干部、党员先锋、热心群众、公益岗位人员以及志愿服务队全员参与。大家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有的负责清扫街道垃圾,有的负责清理沟渠杂物,有的负责绿化美化村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如今,漫步在柳泉铺镇的乡村小道上,干净整洁的街道一尘不染,错落有致的绿植生机盎然,处处彰显着文明与和谐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
推进文明创建,凝聚乡村合力
柳泉铺镇深知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为此,镇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校地企联建共创等核心内容,下好文明创建“一盘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志愿服务活动方面,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义务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温暖与爱心;在校地企联建共创方面,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文明宣传、文化传承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整理好自家房前屋后、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柳泉铺镇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柳泉的新风尚与新追求。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良好的文明习惯早已在柳泉铺镇百姓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曾经,柳泉铺镇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陈规陋习,如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钱财,还加重了村民的负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柳泉铺镇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镇里通过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平台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开展“讲家史、传家训、树家风”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同时,运用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进行“柔性劝导”“温和约束”,及时劝阻制止各类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以前办红白事,大家互相攀比,不仅浪费钱财,还加重了负担。现在《村规民约》明确规定要节俭办事,婚丧嫁娶从简,邻里关系更加融洽了。”柳泉铺镇柳泉铺村的老党员张德福看着村里逐渐摒弃的陈规陋习和旧风俗,满心欢喜地说道。此外,镇里还就地就近化解邻里之间的微小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弘扬时代新风尚,营造健康、和谐、文明、友善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柳泉铺镇将持续发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精心打造“村容美、民风正、文化浓”的魅力乡村。着力勾勒一幅产业蓬勃、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足的文明蓝图,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