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贾小凯)清晨的阳光洒进车间,一副米色皮革坐垫刚刚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激光切割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细腻光泽,带着刚出厂的温热被迅速封装入箱。几小时后,这个源自镇平县曲屯镇的包裹将搭上快递专车,数日后,它会被安装在上海一位车主的座驾内,融入都市清晨的车水马龙。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曲屯镇厂房里重复上演。缝纫机的嗒嗒声与快递车的鸣笛声交织成独特的产业交响曲。这个曾经以“前店后厂”闻名的“中原汽车附件城”,如今正借助电商快车,让“曲屯制造”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曲屯镇柴庄村周赤涛创办全县第一家汽车附件厂,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数年间,一百六十多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形成一个拥有五千多名从业人员、年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集群。“前店后厂、下店上厂”的草根模式让产品销往全国二百多个大中城市,成就了曲屯镇的第一次辉煌。
然而,曾经引以为傲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升级的桎梏。狭小的厂地限制了企业扩张,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电商浪潮的冲击、用地政策的收紧,让这个曾经的“附件王国”走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口。
挑战催生变革,压力激发动力。面对困局,曲屯镇的突围从线上开始。镇政府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大力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这一转变已初见成效,2023年该模式助力全镇实现上亿元的销售收入,2025年当地培育出5家千万级网店,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50%,并成功申报“河南省电商特色产业镇”,电商的蓬勃发展,正为“曲屯制造”在数字世界中开辟出新天地。
在线下,一场更为根本的变革正在推进。为解决“无处发展”的核心难题,曲屯镇积极谋划“中原汽车附件产业园”,并计划建设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旨在以现代化的产业空间,取代过去零散、局促的生产环境,为企业规模发展“筑巢”。
而真正标志其产业质变的一步,在于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随着山东威海比亚迪内饰件项目的落户,一条完整的“注塑—喷涂—组装—销售”产业链正在形成。据悉,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带来上千万元的产值,解决300人就业,其产品将直接配套比亚迪整车生产线。这意味着,曲屯镇的汽车附件产业,正从供应售后市场的“游击队”,向融入主流汽车制造供应链的“正规军”转变。
从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到一个产业改变一座乡镇,曲屯镇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漂亮的产业跃迁。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承载的不仅是一件件商品,更是一个传统产业基地破茧重生的梦想。当朝阳升起,又一批整装待发的包裹即将启程,继续书写这个中原小镇与时代同行的产业新篇。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