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柳泉铺镇:爱心大食堂暖人心 抖音振兴乡村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镇平县柳泉铺镇:爱心大食堂暖人心 抖音振兴乡村路
作者:  曲梦蕾

  南阳网讯(通讯员 曲梦蕾)在镇平县柳泉铺镇范营村,一座充满温情的爱心大食堂自成立以来,不仅成为村民们的“暖心驿站”,更在村党支部书记曹世刚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爱心送餐+抖音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爱心送餐升级:保温桶里装满温情

  随着天气转凉,范营村爱心大食堂的送餐服务迎来“暖心升级”。曹世刚发现,部分独居老人因腿脚不便,常因饭菜变凉影响用餐体验。他立即购置保温桶,并亲自骑上三轮车,为全村高龄、残疾老人送餐上门。每日午时,他载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穿梭在村巷间,保温桶里装着的不仅是餐食,更是一份“不落一人”的关怀。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曹世刚还联动村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起一支10余人的“送餐骑兵”。志愿者们分片包干,定期上门询问老人需求,甚至帮行动不便者代购生活用品。如今,爱心大食堂的送餐车已成为村里最温暖的“流动风景线”。

  抖音直播间里的"乡村经济课"

  曹世刚的另一重身份是“网红支书”。他开通抖音账号“范营故事”,用镜头记录乡村变迁:直播间里,他化身“带货主播”,举着石磨面粉、小磨香油等农产品,用朴实的乡音介绍:“这是咱村老石磨磨的面,零添加,蒸馍香得很!”每场直播的收益全部注入爱心大食堂,形成“产业反哺公益”的良性循环。

  除了带货,他还定期更新短视频,讲述范营村的真人实事:80岁老人王奶奶第一次吃到送餐上门时的笑脸、志愿者帮独居老人修房顶的场景、村里丰收节上的热闹……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内容,让“范营故事”收获了20余万次点赞,最高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20万次。网友评论:“这才是真实的乡村振兴,看得人想立刻去村里吃碗手擀面!”

  从"一顿饭"到"一条链"的乡村振兴实践

  曹世刚的“双线作战”背后,是范营村对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爱心大食堂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吃饭难题,抖音账号则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二者形成闭环:食堂运营需要资金,就通过直播带货增收;带货需要优质产品,就倒逼村里提升石磨面粉、小磨香油的品质,甚至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规模。

  如今,范营村已形成“爱心服务聚人心、抖音宣传引流量、产业发展增收益”的模式。曹世刚说:“咱们既要让老人吃上热乎饭,也要让年轻人看到乡村的机会。”在他的影响下,3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加入直播团队,范营村的“抖音矩阵”正越做越大。

  从保温桶里的热乎饭,到直播间里的乡村振兴课,范营村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振兴,不仅是口袋的富足,更是人心的凝聚。曹世刚和乡亲们的故事证明,当爱心与科技相遇,当传统与现代交融,小村庄也能走出大天地。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