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余璇 杨志硕)“走,找几位老长辈评评理去!”在镇平县杨营镇尹营村,谁家有了邻里纠纷,哪户遇到难事烦心事,村民们会常说起这句话。这里说的“老长辈”,正是村里备受尊敬的“五老”队伍。他们已成为尹营村基层治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用乡情、亲情巧妙化解着基层的“疙瘩事”。
“老理儿”+“新法”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啥解不开的疙瘩。”老党员张老汉说道。前不久,村民老王和老李因为宅基地排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村支书请来了在村里素有威望的老支书等三位“五老”成员。他们先是分别听双方“倒苦水”,然后实地查看,最后坐在一起,既讲邻里和睦的“老理儿”,也摆土地政策的“新法”,一番情真意切、入情入理的分析下来,两家人终于各退一步,达成了和解协议。大树下、庭院里、田间垄上,已成为“五老”们的“流动办公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然而,在过去一段时期,该村也曾面临“乡亲不亲、矛盾难解”的治理窘境。邻里之间因琐事心生隔阂,往往不愿主动沟通,一旦发生纠纷,双方要么争执不下、互不相让,要么只得寄望于村委“断官司”。村委会虽尽力调处,但有时因方法单一、权威不足,或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僵局,导致一些本可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矛盾迟迟难解,甚至影响乡村和谐稳定。
随着“五老”调解机制深入人心,尹营村的治理面貌与邻里氛围为之一新。“五老”们成功化解的不仅是具体的纠纷,更是村民心中曾经的隔阂与疑虑。如今,“有事找‘五老’评理”已成为村民的自觉选择,邻里间遇事更愿坐下来沟通,效仿“五老”“讲情讲理”的方式,相互谅解、协商解决已成为新风尚。一股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悄然浸润着整个村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和谐底蕴。
尹营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五老’是我们村宝贵的财富。他们用威望和经验为我们分担了压力。有了他们的鼎力相助,我们村干部干事底气更足了,村民的心也更齐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