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三十三小学:五育并举润桃李,多彩社团绘童年 | 五育新人(3)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市三十三小学:五育并举润桃李,多彩社团绘童年 | 五育新人(3)
作者:  潘奕良 蒋爽


南阳网讯 (通讯员 潘奕良 蒋爽“快快快,这个格子该我跳啦!”“小心脚下,别踩线!” 课间十分钟的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操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天地。彩色油笔绘制的方格、数字与卡通图案铺满地面,一群身着校服的孩子围在一起,玩着 “跳房子”“数字闯关” 等地面游戏,清脆的笑声在校园里回荡。这生动的一幕,正是该校践行 “五育并举” 教育理念的日常缩影。

近年来,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以足球特色为引领,以多彩社团为载体,以英烈精神为内核,以名师团队为支撑,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让每一位学生在阳光校园中快乐成长,收获满满。

体育固本:小足球“踢出”大天地,健康体魄支撑全面发展

2023年,对于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而言,是体育教育成果丰硕的一年。学校凭借在校园足球领域的扎实工作和突出成效,经过教育部专家严格评审,被正式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块沉甸甸的牌匾,是对学校多年来坚持不懈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最佳褒奖。

荣誉背后,是系统性的规划与深耕。学校围绕“1+5”模式做好工作:“1”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5”指的是围绕五个方面打造三十三小学校特色:围绕校训抓习惯,德育助校推品质;发挥体音美优势,特色课程立品质;阅读写字促内涵,内涵强校显品质;开展活动常育人,活动兴校铸品质;家校合力共育人,家校立校凝品质。坚持“三十二字”方针,着力打造“四个点”:分工合作、突出重点;狠抓过程、突破难点;着眼细节、打磨亮点;循序渐进、登攀高点。向“有一种骄傲叫在三十三小”的目标努力奋进。打造校园文化,明确提出“人人有项目,个个具特长,处处展风采”的体育工作目标。足球,作为龙头项目,发挥着强大的牵引作用。

该校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校级“校长杯”足球联赛,班级对抗、年级角逐,点燃了全体学生的运动热情。今年5月,学校更是作为承办方,成功举办了“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一届小学足球联赛”,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体育风貌。更令人振奋的是,校女子足球队代表示范区出征市级联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顽强拼搏,小组出线,挺进八强,创造了历史性好成绩,用汗水诠释了拼搏与团队精神。

“足球运动的普及,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更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抗挫折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教研组负责人时露露介绍,体育的辐射效应远不止于此。学校通过确保每天充足的阳光大课间活动、规范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设篮球、武术、田径等多种体育社团,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多措并举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夯实健康成长之本。在这里,体育不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成为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德育铸魂:“彭雪枫中队”薪火相传,红色基因根植少年心田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德育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具象为一个个生动的载体和深情的浸润。其中,荣获全省“十支英雄中队之一”称号的“彭雪枫中队”,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以著名抗日将领、革命先烈彭雪枫将军的名字命名,这支中队承载着特殊的使命。学校通过定期举行主题队会、讲述英雄故事、参观革命纪念馆、开展清明祭英烈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彭雪枫将军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感悟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点滴入心的。”党支部副书记惠栓章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和抱负。”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停留在庄严的仪式中,更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言行规范里。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学生们更加懂得珍惜、学会感恩、勇于担当,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智育提质:名师团队“强引擎”,教学相长赋能优质课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深知,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025年秋期,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校5名教师获评“省级骨干教师”,另有5名教师获评“市级名师”。至此,三十三小学省、市级骨干、名师增至23人。荣誉总量的再创新高,标志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学校汇聚了包括省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名班主任在内的强大师资力量,构成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

为持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积极搭建各类成长平台。每年,构建“青蓝工程帮带、骨干教师引领、专题研修赋能”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竞赛、课题攻关、跨校交流、学习培训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快车道”。每学期,学校都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南阳市乃至更高层次的“十万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80%为学校的中青年教师,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他们不仅深耕课堂提质增效,更牵头开展10余项课题研究,带动全校教师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近年来,学校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优质课展评暨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分享活动,一批批教师在省、市、区各级优质课竞赛中斩获佳绩。

“大比武不仅是竞技,更是教研、是学习、是提升。”一位在省级比赛中获奖的青年教师张圆圆感慨道,“通过反复磨课、同行评议、专家指导,我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更深了,课堂教学的方法更活了,与学生的互动也更有效了。”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氛围,有效磨砺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了整体专业水准,最终受益的是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

美育浸润:社团活动百花齐放,个性才华璀璨绽放

下午课后服务时间,三十三小的校园便切换至“美育模式”,化身为艺术的殿堂。音乐教室里传出清澈悦耳的合唱声,美术社团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着心中的斑斓世界,舞蹈房里身影翩跹,武术社团喊声震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学生们发展兴趣、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

学校紧密结合“双减”政策要求,构建了“基础课程+特色兴趣课程”的课后服务运行模式。在完成学业辅导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了涵盖艺术、体育、科技、传统文化等领域的数十个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老师介绍,社团活动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更是实施美育浸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自信心得以建立,特长得以发挥,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小小社团,已成为孕育未来无限可能的沃土。

劳育践行:知行合一重体验,动手实践培育担当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将劳育贯穿于社团活动与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强调在实践中体验,在劳动中成长。

科技、手工美术等社团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艰辛,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与社区环保服务等,让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真实情境中,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这种知行合一的劳育模式,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磨砺了他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品格,为他们未来成为有担当、能负责的合格公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今天的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绿茵场上的奔跑冲刺,社团活动中的专注神情,课堂上的踊跃发言,劳动实践中的辛勤汗水……共同构成了一幅“五育并举”生动实践的鲜活画卷。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影响。” 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校长王殿龙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 “五育并举” 教育改革,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为孩子们打造更加优质、多彩的校园环境,助力他们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