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一阶段(南赛区)比赛在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圆满落幕。来自全省10座城市的代表队,历经9天45场巅峰对决,用汗水与拼搏完美演绎排球魅力,更将“永不言弃、每球必争”的女排精神深深镌刻在南阳大地。
赛场内,运动员奋勇争先;看台上,观众热情似火;赛场外,文旅商体多点开花。这场赛事既是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南阳城市活力与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让“月季名城”“医圣故里”城市名片愈发耀眼。
赛场激战,每球必争诠释女排精神
“既然站在了比赛场上,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因为热爱,所以要每球必争,不给自己留下遗憾。”许昌队队员孙琼鸽的话,道出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这份对排球的执着与敬畏,在9天的赛程中化作网前的一次次激烈拼争,彰显着体育竞技的热血与担当,将女排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南阳队主攻手蔡雨彤肩部带伤作战的身影令人动容:即便高强度对抗让伤痛加剧,她仍咬牙完成关键扣杀,用行动守护城市荣誉;许昌队对阵信阳队时,在0比2落后的绝境中沉着应战,上演“逆风翻盘”的奇迹;漯河队16岁主攻手鹿鑫,凭借灵活走位与稳定发挥成为队伍的核心,赛后坦言“比赛教会我的不仅是球技,更是坚持的意义”。
运动员的拼搏,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白天场均上座人数超2000人,晚间黄金时段观众突破4000人,上座率接连超出预期。看台上,小朋友贴着国旗贴纸,挥舞加油棒呐喊助威;老年观众用质朴的掌声致敬每一次精彩表现。“南阳球迷太热情了,即便我们不是主队,每一次进步都能得到认可。”信阳队队长余方家的感慨,正是南阳城市包容底色的生动写照。
赛事赋能,激活“运动之城”鲜活底色
赛场上的奋勇拼搏,不仅是体育精神的彰显,更成为激活南阳“运动之城”基因的钥匙。
作为豫南片区赛事承办地,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的硬件设施与保障能力获省体育局与各代表队高度认可。“场地规格非常高,完全符合专业赛事标准。”洛阳队队长张欣彤的评价,背后是我市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入。
此次承接南赛区的比赛,是我市继多次承办省级乃至国家级赛事后的又一次“大考”,从高效指挥体系搭建到全覆盖安保模式运行,从医护人员全程值守到专业裁判团队公正执裁……每个环节的精准衔接,都印证着其办赛的专业水准。
夜幕下,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呈现出动人图景:馆内传球声、呐喊声交织成竞技交响;馆外广场上,老年人随着音乐跳起健身操;篮球场、羽毛球馆里,年轻人挥汗如雨。这正是我市全民健身氛围的缩影——近年来,我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5分钟健身圈”让全民健身从“活动”升级为“生活方式”:清晨的白河岸边,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周末的体育场馆,运动健身、社团比赛热闹非凡。
女排联赛的举办,更让“运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不少市民看完比赛后主动走进健身场馆,“跟着女排练起来”成为街头巷尾的新风尚。
文体共振,以赛为媒展现南阳魅力
“打完比赛去卧龙岗‘三顾茅庐’,逛完景区品尝当地美食,再体验中医理疗,这趟南阳之行太充实了!”比赛间隙,漯河队队员、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贾佳分享的体验,正是南阳以赛为媒、推动文体商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体育馆外,“南阳名优产品市集”人头攒动。30家本土优质企业携“硬核好物”参展,郭麻花的酥脆让观众大快朵颐;文旅文创精品与中医药康养产品同样吸睛——融合三国文化的文创摆件、备受青睐的艾制品与中药茶饮,连同排起长队的中医理疗体验区,尽显南阳物产与文化特色。“没想到看比赛还能挖到这么多宝藏美食,已经买了好几样带给家人。”来自三门峡的球迷李女士笑道。
比赛间隙的文艺展演更让赛场成为南阳文化的“流动展厅”。南阳曲剧团的戏曲连唱字正腔圆,尽显传统韵味;市抖空竹运动协会的《空竹抖起来・非遗换新颜》,让翻飞的空竹展现非遗当代活力;武术表演《少年中国梦》刚劲有力,彰显中华武术魅力。“戏曲里的家国情怀、武术中的拼搏精神,和女排精神是相通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刘东阳说,这场“非遗盛宴”让赛事更有文化温度。
文旅优惠政策更点燃了出行热情。赛事期间,全市20家景区对参赛人员持“工作证+身份证”免费开放,南阳府衙、医圣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对观众实行“票根加一元”入园政策,让“看比赛、游南阳”成为热潮。
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45场比赛虽已落幕,但赛事点燃的激情与活力仍在南阳延续。从赛场上的拼搏呐喊到赛场外的全民健身,从非遗展演的文化浸润到文旅市集的烟火气息,这场女排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交流,更是南阳城市形象的全面展示。当女排精神遇上古城底蕴,当体育赛事联动城市发展,南阳正以昂扬姿态,书写着“运动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的崭新篇章。(南阳日报记者 李金玺 周 梦)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以党媒担当书写时代答卷 “十四五”巡礼大型主题宣传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