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作风硬实力激活改革新引擎”征文随笔——
薪火相传的漫漫帮扶路
作者:欧阳大海(广阳镇财政所)
我是农民的后代,从小在乡下长大,因工作原因,从田间走到了城市,环境变了,可朴实善良的性格,乐于助人的家风没有变。我作为财政人,亲身经历了在新时代下脱贫攻坚的全过程,而且是参与者、亲历者、见证者。回忆起几年走过的漫漫帮扶路,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记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父亲就义务为庄上一个叫“陈三奶”的五保孤寡老人担水吃,一担就是十多年。每当学校放假,我就替父亲给老人家担水,一次我刚把水桶放下,准备往水缸里倒水时,老人上前拉着我的手,不停的点头,连话也不说,但我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是老人发自内心的无声感激之情。
2017年2月我被安排到广阳镇新集村扶贫,父亲帮人担水的事始终鼓励着我在扶贫工作中接力前行。回忆起几年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虽没有动人的扶贫故事,但也亲历同时也见证了党的扶贫政策在基层贫困户中落地生根。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本人分包的五户,全部脱贫了,一户户都搬进了新居,添置了家具,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当看到脱贫户人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个个喜形于色。我也感到几年的扶贫工作,忙点累点,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五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纸脱贫光荣证,不是脱贫的终点,年度算账数字,不能保证没有返贫的危险,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消除返贫风险才是最终目标。着力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才是稳定脱贫不返贫的关键,根据5户脱贫家庭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了脱贫后的帮扶计划,实行靶向帮扶,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低保贫困户冯大群,今年56岁,二口人,有一个12岁的弱智儿子,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外出办事,就是连串个门都得带着;种有一亩多地,因缺资金缺技术致贫,识别为贫困户前最低生活水平都很难维持,是党的扶贫政策改善了他家的生活条件。2019年10月脱贫,脱贫后思想压力较大,情绪低沉,担心脱贫后不再享受原有的扶贫政策了。掌握这些情况后,我按照“四不摘”政策,利用帮扶日和工作之余,经常到他家里耐心开导,反复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过去享受的扶贫项目不会变,有什么困难,能帮的一定会帮的,通过多次入户交谈,思想慢慢解开了。2021年春季,我为该户争取到5000元小额扶贫贷款,用这笔钱帮他建起了十几平米的猪圈,买了四头猪仔,还购了一台小型饲料粉碎机,干起了家庭饲养业,治愈了心病,人也精神了。当年该项收入一万元以上,加上其他收入,年度家庭纯收入第一次达到5位数。几年来,喂猪也喂出了经验了,收入逐年增加,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每去到他家,以往的愁眉哭脸不见了,简直是换了副新面孔,当问到他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老冯笑着说:“感谢党,也感谢你们一直惦记着我们家,是政府让我过上了富裕生活,靠双手致富,不会再穷了!”还风趣地说:“是你们财政人给我带来了财气,没有困难了,好好喂猪,多喂猪好卖钱花。”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五保贫困户冯荣林,今年76岁,一生未娶,独自一人生活,还种有2亩多地,脱贫攻坚中,给他盖了2间31.5平的水泥混砖平方,从年久失修的老辈子土胚房中搬进了新居,接通安装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靠人挑的吃水难问题,还增添了新电视、电扇、桌椅等家用物品。脱贫后的几年中,家庭纯收入直增不减,该户在村里也算是贫困户中的富裕户,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每次入户走访,总感觉他有要说的话说,总是欲言又止,记得是脱贫后的第一年,一次老冯终于把窝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了:“母亲去逝后,我一个人生活,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吃穿都不愁,这几年你们经常来家和我拉拉家常,送吃送穿,问寒问暖,有困难就帮我。脱贫了,你们还会来吗?”我不加思索地说:“请您放心,我会来的。”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人的心声,话语朴实又诚恳,我就用真实行动温暖老人的心。除了帮扶日,就利用工作之余的一早一晚,骑上电动车,行走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去到家里,每当离开时,老冯总是老话重提,你能经常来家里坐坐,陪我说说话,我很高兴。从话语中可以明白,老人内心的渴望,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脱贫后的几年,我坚守践行自己的承诺,挤时间就到家里坐坐聊聊家常,帮助干些杂活。现在的老冯,年龄大了,但精神很好,身体好,地还自己种着,农忙干地里活,农闲骑上三轮车上街赶集,只要周边哪里唱戏,就会出现老人的身影。
父亲帮人挑水的事不但传承了我,也延续到了后代,儿子上大学时放假回到老家,也总是帮助庄上上年纪人干活挑水背柴,得到了老人们的夸奖和赞誉。参加工作后,他始终没有忘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乐善好施,扶贫济困。2017年4月以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身份,进驻二郎庙镇西吴沟村。在该村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俯下身子抓扶贫。由于工作成效显著,于2018年5月被局党组调整为驻村第一书记,分配到该镇孟洼工作。当去孟洼的消息,被一位五保户知道了,去到村部,拦着说啥也不让走,噙着眼泪,声音嘶哑地说:“不让去别的村”,当时在场的村干部还录下了这瞬间的镜头发到了网上。
到孟洼后,凭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精准扶贫,精准帮扶,根据该村的村情现状,入村串户,摸清村情,熟悉户情,做到了真心入户,用心交流,贴心关怀。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切实可行、既符合村情又符合民意的孟洼村扶贫工作方案。五年中,他始终坚守在扶贫工作一线,把群众需求的事做实做好,力求达到自己满意,群众乐意的效果。经过几年奋战,于2020年10月该村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由于扶贫工作业绩突出,连年被县委、政府,局党组评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2025年2月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县财政局第三次选派到二郎庙镇任职驻村第一书记。
帮扶送爱心,走过帮扶路,不但传递了善举和暖意,做了财政人应该做的事,帮了需要帮助的人,还锤炼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上的硬实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会把清澈的爱献给乡村,在漫漫的帮扶路上继续全力以赴......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中国人寿西峡支公司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让学生感受曲剧魅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