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贾小凯)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一道身影已经骑着电动车穿梭在乡间小道上。网格员周庆华的车篮里放着几份医保政策宣传页,这是昨天走访时几位老人特别关心的问题。“得赶在大家下地干活前把政策送上门。”她说着,在一户农家院前停下车子。院门吱呀一声打开,80岁的赵大爷探出身来:“庆华啊,这么早就来了?”“赵叔,您上次问的那个医保报销的事,我给您问明白了。”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曲屯村的16个网格里上演。
在镇平县曲屯镇曲屯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挂着一张特殊的网格地图。全村被划分为16个网格,配备36名网格长和网格员,平均每人联系20至30户村民。他们大多来自本村,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中有残疾人需要办证,谁家孩子在外务工、留守老人需要关照,他们都心中有数。
网格员杨林山这几天格外忙碌。农忙时节,他网格里有几户的壮劳力都在外打工。“得去看看李婶家的玉米收了没。”他说着,大步流星地往村东头走去。李婶正为地里的农活发愁,儿子一时回不来。杨林山当即联系了村里的互助队,第二天就帮李婶收完了三亩玉米。“多亏你们,不然这季庄稼就耽误了。”李婶连连道谢。
党群服务中心里,一本本民情日记记录着网格员的日常:“8月22日,帮赵大爷办理医保报销;9月5日,调解两家地界纠纷;9月13日,联系互助队帮李婶收玉米。.。.。.”每一页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民生故事。调解矛盾纠纷是网格员的重要职责。村民老王和老刘因为地界问题起争执,网格长苏洪国连续三天上门做工作,还请来村里的长者一起回忆地界原貌,最终化解了纠纷。“现在两家经常互相帮忙干活,关系比原来还好。”苏洪国笑着说。
网格员不仅是调解员,更是群众的“代办员”。独居老人办证、外出务工人员咨询政策、村民办理各类政务事项。.。.。.都能找他们帮忙。今年以来,网格员已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00余件。“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处理群众事务往往能事半功倍。”曲屯村党支部书记贺红江表示。
夜幕降临,党群服务中心灯火通明。这里既是网格员交流工作的“大本营”,也是村民活动的“聚集地”。老人们在大厅读报聊天,妇女们在前院广场跳舞,孩子们在农家书屋写作业。网格员则利用这段时间整理民情日记,交流走访心得。
如今在曲屯村,网格员已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群连心”的深刻内涵。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一次次暖心服务的开展,让这个普通的村庄洋溢着浓浓的温情。“网格员就像一条纽带,把党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曲屯镇镇长高君平说。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