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南召县太山庙乡丹霞汉方伏牛山脉中药育苗驯化示范基地内,任书芝指尖翻飞,将一粒粒丹参种子精准点进穴盘,动作十分娴熟。
“每天过来育苗,活儿不重,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既能补贴家用,又能顾家,比外出打工舒心多了。”任书芝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话语中满是欢喜。
在太山庙乡,像任书芝这样靠中药材种植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农户还有很多。
曾经,太山庙乡山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带动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太山庙乡把目光投向了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太山庙乡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光有想法不行,得有龙头企业带动、有种植技术支撑,才能让农户敢种、会种。”该乡副乡长秦振鹏说。
丹霞汉方伏牛山脉中药育苗驯化示范基地的落地,正是太山庙乡引龙头、建基地的关键一步。该乡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与市场的紧密对接。
“我们基地占地100亩,种植有丹参、黄精、白芨等知名中药材。通过与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已培育‘郑丹一号’等中药材示范品种,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基地负责人刘保范说,基地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与田间指导,大力推广生态种植等实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中药材的品质与产量。
如今,横山村、罗沟村、安庄村、太山庙村等中药材种植重点村发展势头强劲,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9000余亩,户均增收效果显著。(全媒体记者 范志钦 通 讯 员 孙胜笛 田亚涵)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火热赛场 点燃激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