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医保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改革创新、基金监管、医保服务等领域,持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全面撑起医保惠民“保障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改革创新,释放医保惠民红利。立足县中医药特色优势,稳妥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试点工作,有效减轻群众负担。针对居家失能、高龄及行动不便患者,积极推进家庭病床服务,实行“医生上门、服务到家”模式,持续缓解特殊群体就医难题。持续推进集采药品向基层延伸,通过代购、联网报销等方式,实现全县270个行政村卫生室集采药品全覆盖,平均配备品规50余种,配备率超80%,平均降价50%以上,全力破解农村群众“购药难、购药贵”问题。强化药品追溯信息采集,构建“试点先行、精准施策、机制赋能”工作格局,累计采集药品追溯信息2165万条,实现药品类型、机构类型、采集链条“三个全覆盖”,为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全面普及应用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基金监管,夯实资金安全防线。积极开展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基层医保政策宣讲会,聘任社会义务监督员、全民参保宣讲员,构建“宣传员+督查员+联络员”监督网络,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监管氛围。以定点医药机构自查和上级转办线索为切入点,采取“线上智能筛查+线下实地核查”工作模式,筛查可疑线索;深入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病历档案、药品票据等原始凭证核查检查,通过行纪衔接、联合惩戒,对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目前,暂停医保基金拨付9家机构,解除服务协议44家,拒付违规资金56.18万元,追缴违规资金350.64万元,行政罚款5.45万元,向纪委、市场监管、卫健部门移送问题线索36条,有效震慑欺诈骗保行为。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机制,联合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持续深化部门协作、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不断构建“互联互通、齐抓共管”监管体系,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聚焦医保服务,提升管理服务质效。聚焦群众医保办事“难点”“痛点”,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柜办结”模式,高效整合医保经办服务窗口,不断精简医保办事工作流程,大力推广“就医报销一件事”,目前梳理事项清单68项,规范申请样表20余项。积极构建线上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电话办”“网上办”“微信办”“码上办”,结合参保缴费、报销查询、慢病申报等业务,推动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高频医保事项实现100%线上可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紧盯服务乡村振兴,积极落实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免申即享”政策,为特困人员全额资助参保201.84万元,为低保对象、监测对象、脱贫户定额资助参保242.71万元,惠及群众35385人,资助覆盖率达100%,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及“三类人群”参保情况专项排查,持续更新医保系统特殊标识,完成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标识64828人次,实现医保兜底保障精准到位。(通讯员 韩 兴 宋泽峰)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淅川县“党建+网格”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 一“网”覆盖 幸福满“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