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课堂 ▎别被金融营销“带偏”!懂“适当性”才是护钱关键!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金融课堂 ▎别被金融营销“带偏”!懂“适当性”才是护钱关键!
作者:  多彩河南

金融课堂 ▎别被金融营销“带偏”!懂“适当性”才是护钱关键!

金融知识.jpg

  “这款理财年化8%,保本还灵活!”“您工资这么高,必须配这款高端保险!”“限时抢购的基金,身边人都买了!”,面对金融销售的热情推荐,您是不是也动过心?但很多时候,看起来好的产品,可能根本不适合您——这就涉及金融行业里很重要的“适当性管理”:不是产品不好,而是您和产品不匹配时,风险就会悄悄找上门。9月8日,中汇人寿南阳中支工作人员就广大市民朋友在理财时遇到的困惑,用大白话向大家讲清“适当性”,帮大家避开营销坑,选对真正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先搞懂什么是“金融产品适当性”

  该工作人员介绍,简单说,适当性管理就是“帮您找对门当户对的产品”——金融机构要先了解您的情况(比如收入、能承受的风险、投资目标),再推荐和您匹配的产品,不能把高风险产品卖给怕亏的人,也不能把低收益产品推给想长期增值的人。

  举个例子:刚工作的小李每月结余2000元,只想存点钱应急(风险承受能力低),如果销售硬推“股票型基金”(风险等级高,可能亏本金),就违反了“适当性”原则;反之,年收入50万、能接受短期亏损的王先生,推荐稳健型理财,也不算“适当”。

  对我们来说,懂“适当性”不是为了“挑刺”,而是为了:

  ✅1.不买“超出自己承受力”的产品,避免本金亏损;✅2.不被“错配产品”浪费时间,比如想赚收益却买了低息存款;✅3.看清营销里的“水分”,不被忽悠着跟风下单。✅学会这三步,选对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专业提醒:掌握“适当性”的核心方法

  如何掌握“适当性”,更好地理财,最大限度避免财产损失?该工作人员表示,掌握“适当性”的核心方法,其实很简单,记住这三个步骤:

  (一)先“摸清自己”:做风险测评,不骗自己

  买任何金融产品前,金融机构都会让您做“风险测评问卷”(比如问“您能接受本金亏损多少?”“投资期限多久?”),一定要如实填,别为了买高收益产品故意填“能承受高风险”!

  比如您其实亏5000就会慌,却填“能接受亏5万”,最后买了高风险产品被套牢,只能自己承担损失——测评是帮您认清自己,不是“拦着您赚钱”。

  (二)再看懂产品3个关键点

  拿到产品介绍,先看这3处,快速判断是否匹配:

  1.风险等级:大部分产品分R1(低风险,如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到R5(高风险,如股票型基金、期货),您的风险测评结果要和产品等级一致(比如测评是C2,就买R1-R2的产品);

  2.核心特点:是“保本”还是“非保本”?是“定期”还是“灵活存取”?收益是“固定”还是“浮动”?比如您要应急钱,就选“灵活存取+低风险”的,别选“锁定期1年”的;

  3.费用和规则:买的时候要花多少钱申购费?卖的时候要扣多少钱赎回费?有没有“最低持有期”“赎回限额”?比如基金持有不到7天赎回,可能要扣1.5%的手续费,很不划算。

  (三)核对“营销宣传”:别信口头说的,看书面文件

  销售说的“好处”,一定要在官方文件里找到依据:1.理财和基金看《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保险看《保险条款》,里面会写清“不保本”“风险提示”“费用扣除”等关键信息;2.遇到“口头承诺”(比如“我们会帮您调仓,保证不亏”),要么让销售写在纸上盖章,要么直接拒绝——口头承诺没用,出了问题机构不认。3.拒绝“人情单”:别为“面子”买不适合的。亲戚、朋友推荐金融产品时,也要守好“适当性”原则:别听“我都买了,您也买”,他的风险承受力、需求和您不一样。哪怕是熟人推荐,也要按前面的步骤“摸清自己+看懂产品”,不适合就直接说“这个产品我暂时不需要,谢谢”,别为了面子委屈自己的钱袋子。

  最后想和大家说:金融投资不是“赌大小”,也不是“跟风买热门”,而是“找对适合自己的路”。懂“适当性”,就是守住自己的“风险底线”——不贪超出能力的收益,不买看不懂的产品,不被营销套路裹挟,才能让钱袋子更稳,投资更安心。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  通讯员  周源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以案说险 ▎用风险保障守护家庭安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