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维权需有理有据走正规渠道,切莫冒险误入“代理退保”歧途
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保险后碰到理赔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但该如何面对理赔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8月29日,太平人寿南阳中支的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对此进行了剖析,提醒保险消费者维权需有理有据走正规渠道,切莫冒险误入“代理退保”歧途。
案情简介
投保人A某于2019年购买保险公司重大疾病类保险产品。在某视频网站得知有“代理退保”公司可以办理全额退保后,A某得到该公司承诺可以办理全额退保后,A某向该公司提供了身份证号码、保单信息及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同时提前支付了咨询服务费2500元。随即,该公司唆使A某以销售误导为由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重复投诉,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经监管部门调查核实,A某信函投诉内容与黑产信函格式高度相似,存在捏造代理人违规销售的事由,就判定A某的投诉存在代理退保嫌疑,对A某诉求不予支持。A某折返与保险公司沟通,表示愿意继续持有保单,遗憾的是A某向“代理退保”公司支付的2500元咨询服务费已无法追回,白白遭受损失。
案例启示
该工作人员表示,监管部门多次向广大保险消费者发布风险提示,提示参与“代理退保”至少引发丧失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三重风险。
2020年4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以下简称“银保监会消保局”)发文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同时也要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此外,银保监会消保局指出,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打着“维权”幌子获取消费者信任,并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组织还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存在较高的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
保险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通过正规途径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全媒体记者 曹立峰通讯员 刘磊 熊盛枝
编辑:多彩河南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太平人寿南阳中支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催人奋进 弘扬抗战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