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白河两岸亲水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2025年入夏以来,全市聚焦群众“水边安全”关切,将防溺水工作作为民生实事重中之重,全域布设防护网、部门联动筑防线、公益宣讲送安全,通过无人机巡河、救生设备升级等多项务实举措,让救生圈成为“定心丸”、巡逻队化作“安全哨”,社会上下全心全意守护,让广大群众亲水更安心。
织密防护网
全域布防保平安
生命至上,安全为天。2025年,南阳市以“学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未成年人生命至高无上”为指导思想,将防溺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构建起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防溺水工作体系。
针对全市重点、复杂水域情况,全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制定了覆盖全水域的防溺水工作方案。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水域安全隐患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每个水域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现了从源头防控到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管理。同时,创新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防溺水工作,在重点区域启用无人机巡河技术,以智能“天眼”构筑水域安全防线,实现了对危险水域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为防溺水工作注入了精准性与实效性。
部门联动
筑牢水域安全线
“大爷,您家孙子放暑假了,可千万别让孩子偷偷去河边玩水啊!”“私自下水不能干,结伴游泳风险大,无监护陪伴咱不去,危险水域咱远离。”今年暑期,为筑牢少年儿童生命安全防线,宛城区黄台岗镇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宣传+巡河护安”专项行动,用“党建红”引领“志愿红”,为辖区群众生命安全撑起“防护伞”。
防溺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齐抓共管。今年以来,我市各部门立足职责定位,发挥职能优势,形成了强大的防溺水工作合力。
我市水利部门作为防溺水工作的重要部门,全面开展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水库、河道、塘堰坝等水利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和动态管理。在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在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域专门设立警示字样,在有条件的区域设置隔离带,并在重点水域配备救生圈、竹竿、绳索等救生物品,为溺水救援提供物质保障。
市应急管理局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方位巡视,增加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重点检查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完好情况;市公安局各乡镇派出所民警走村入户,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群体进行走访宣传,联合多部门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溺水风险也如影随形。为了给孩子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我市各部门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孩子们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溺水安全防线。
全民参与
防溺宣传入人心
防溺水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今年以来,南阳市着力营造防溺水工作氛围,通过青春护航宣讲团和志愿者走进基层、走近孩子,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人人知防溺、人人会防溺”的良好局面。
“遇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不能自己下水!”在市第四十二小学的操场上,蓝天救援队讲师李冬晓正在给学生们上防溺水课。今年南阳市“青春护航”志愿服务团已开展宣讲40余场,从心肺复苏实操到救生工具使用,志愿者们走进多所学校、社区,让孩子们掌握“六不一会”自救技能。
南阳市预防溺水协会秉持“生命至上、预防为先”的理念,组织志愿者到白河两岸巡逻。在巡逻过程中,志愿者们向在白河游玩的人员宣讲防溺水安全措施,提醒他们注意自身安全,并对白河两岸的救生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和补充,为水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西峡县红石桥小学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识别危险水域,邓州市的模拟救援课堂上,家长们纷纷用手机记录急救要点,“孩子学会了自救,我们家长更放心了”成为群众共同心声。
溺水警钟时常鸣,安全教育记心中。全市防溺水守护的脚步从未停歇。岸边巡逻队的身影、随时待命的救生设备、校园里生动的宣讲课,都是为了让群众亲水更安心。接下来,全市将持续绷紧安全弦,用细致守护筑牢民生安全屏障,让孩子们的暑期欢笑、市民的亲水时光,始终稳稳地与安全相伴,让平安南阳的底色更鲜亮。(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南阳:完成1125所学校安防设施建设 让校园成为学子平安成长的沃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