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倡文明新风 树时代新貌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河南南阳:倡文明新风 树时代新貌
作者:  张 飞

  乡风文明,不仅勾勒着农村的精神底色,更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报自开设“倡树新风 邀你参与”话题以来,持续受到广大市民朋友及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通过拨打电话或发送邮件等方式积极参与,带着对家乡的关切、对新风的期盼,将所见所闻转化为鲜活的见解与深刻的感悟,为我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宝贵智慧与策略建议,共谋陈规陋习破除,同扬文明乡风美德。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举办“法律进乡村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会,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通过法规讲解和案例剖析,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观念转变,践行文明健康新风尚。村民王大爷表示:“今天没白来!像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那些事儿,以前总觉得是‘老规矩’,听了才知道有些做法不仅浪费钱,还容易引发纠纷。”

  

  为了让村规民约真正深入人心,西峡县二郎坪镇二郎坪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的方式,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该村不仅定期组织集中学习,还安排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村规民约。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忠表示:“村规民约能不能落地生根,党员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党员走在前、作表率,群众才会跟着学、照着做。”

  

  内乡县以文化为笔、戏曲为墨,通过传统戏曲传递移风易俗的文明理念,既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承弘扬宛梆艺术搭建了平台,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乡村绽放新光彩。在赤眉镇的“出彩宛梆”演出现场,戏迷李大爷跟身旁的老伙计们念叨:“你看这《清风亭》里的张元秀,对捡来的孩子比亲生的还亲,这不就是咱常说的‘孝老爱亲’嘛!还有《打金枝》里劝和的道理,放到现在就是教咱邻里和睦、不攀比不计较。”

  

  网友“余村长”建议:“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孩子留守,有些陈规陋习没人牵头改。建议让年轻人通过线上视频参与讨论,把‘厚养薄葬’‘婚事新办’的想法跟老人好好沟通;同时再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比如用省下来的彩礼钱入股合作社,既能改陋习,又能促增收,这样的乡风文明才更有生命力。”

  

  推进移风易俗,构建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市民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0377-63296666、发送电子邮件至nyrbsqgb@163.com或扫描“群众呼声”微信二维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让我们携手并进,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文明之花遍地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文明支撑。(全媒体记者 张 飞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一份迟到的感谢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