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停机坪上,机务人员为旅客出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他们的汗水,是最耀眼的勋章
接机指引
当持续的高温把停机坪烤得如蒸笼,混凝土地面涌起的热浪扭曲了视线,有这样一群身影正围着飞机忙碌。他们的遮阳帽下渗着汗珠,工装后背印着盐霜,每一步行走都像踩在灼热的铁板上。在南阳机场,机务工作者们对抗着“蒸烤模式”,用千万次重复的精准操作,守护着每一趟航班的平安起降。8月5日,记者走进南阳机场,走近这群“航空安全守门人”,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不平凡的故事。
确认无误
“四到”准则
热浪里刻下安全密码
当记者一走上停机坪,就感觉自己走进了烤箱。周边没有遮挡、停机坪用混凝土浇筑……在连续高温下,地面温度很快就上升至50℃以上,有时还会升至60℃以上。
满脸汗水
“我们在室外工作时,太阳的照射和地面反射的高温,让人有一种被蒸熟的感觉。”机务人员王才聚笑着说。此时的他正戴着专业手套,顶着高温,对发动机前缘的每一颗铆钉仔细检查,丝毫不在意额角汗珠不停地滴落。
按照“指差确认法”的要求,每个检查点,机务人员都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20个站位、最低60项检查内容,从机头雷达罩到机尾航灯,从起落架液压管到机翼油箱盖,哪怕是一颗松动的螺丝、一道细微的划痕,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30多分钟的检查结束,王才聚摘下遮阳帽,头发像刚从水里捞出来,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聚成水珠,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
“最忙的时候,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4个小时内有10余个航班起降。机务班组像上了发条的陀螺,送走一架立刻转身迎接下一架。”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青春无悔
“烤”验中淬炼初心
24岁的王才聚总把“第一次经历暑运”挂在嘴边,却从没提过制服湿透又晒干后,后背那层泛白的盐霜有多硌人。“检查不能出现任何疏忽,要按照最高标准,严格执行每一项检查工作,对停机坪、飞机上任何可能存在的疑问都不能放过,因为我们的工作关乎飞行安全。”这个去年刚入职就拿下南航新员工技能大赛全能二等奖的年轻人,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
对于高温,王才聚笑言已经习惯了。他告诉记者,尾喷、刹车、空调排气口等,都是高温区域,飞机停稳,发动机关闭后,还能肉眼看到发动机尾部因高温而扭曲的空气。飞机准备起飞时,发动机启动,他们要在飞机周边进行再次检查。噪声很大,很多机务人员戴着耳塞来保护听力。“我们的衣服都是选择速干面料,一天下来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没有一个人喊过苦、叫过累,因为安全大于天。”
“这孩子身上有股劲儿。”部门相关负责人申茂珂提起王才聚,语气里满是自豪。申茂珂说,王才聚虽然参加工作不久,但在工作中能吃苦不怕累,对于工作永远保持着十二分的热情与担当。“工作中,对于飞机上任何可能存在的疑问,他都不放过,因为机务人员的工作就是保障旅客平安顺利出行。”
向光而行
用坚守铺就平安路
在采访中,机务人员不惧高温,保障飞机每一次平安起降的精神,让人十分敬佩。“我们来得比飞机早,走得比飞机晚。”这是南阳机场机务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每天清晨,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们已在停机坪检查设备、准备工具;深夜,当最后一架航班消失在夜空,他们的灯光还在停机坪上流动。高温下,他们坚守岗位,每天喝掉大量的水却很少上厕所,因为水分早已化作汗珠,蒸发在守护的每一寸土地上。
这群与高温同行、与星辰作伴的机务人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60℃的停机坪上,为千万旅客的出行之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他们的汗水,是这个季节里最耀眼的勋章。(南阳晚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邓州市开展营商环境业务能力专题培训 以学促干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