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 张伶 余旋)今年以来,镇平县杨营镇将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作为推进“五基四化”的有效抓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通过提升基础、精准组网、明责赋能、激励保障,探索建立上下贯通有力、左右衔接有效的网格管理体系,初步构建了“大片区、小网格、服务优、治理好”的网格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战斗力、执行力。
聚焦基础建设标准化,补齐短板。从阵地提升、力量配备、网格划分等方面同步发力,做到常规工作常态抓,补齐基层治理短板。一是稳步推进阵地建设。打造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按照“4+N”模式设置专业窗口和综合窗口,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同时,对尹营村、沙家村、郭营村等6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村级政务服务办事效率。二是选优配强基层队伍。今年新发展党员24名,35岁以下占比超70%。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人选66人,村干部带领参与村级事务,帮带搭台提升能力。三是持续优化治理网格。对原有多级网格架构进行重组,将全镇257个村民小组设置为基础网格,构建“村党总支—网格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治理服务体系,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揽、高效运转”。
聚焦“选用管留”精细化,提质增效。立足群众需求选好人,围绕治理实际用好人,健全制度规范管好人,强化激励待遇留住人,系统提升网格员队伍战斗力。一是招贤纳士,精准选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发布“招募令”,热心公益的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五老”人员、乡村“支客”经过自荐和群众推荐、村委把关、支部考察等流程,最终选用491人担任兼职网格员运用自身优势协助处理网格事务,与180名网格长,425名专职网格员一起服务辖区1.6万户5.3万名群众。二是明责赋能,科学用人。结合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和既往工作实践,梳理杨营镇网格事项包括信息收集、政策宣传、调处纠纷、隐患排查等8大类40项、负面清单(非网格工作)10项,严格准入制度。三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对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估,以“问题发现、处置响应”为重点,开展多层次集中培训、以会代训40余次,全面提高网格员履职效能。四是激励关怀,暖心留人。打造村级“积分超市”2个,购置日常生活用品20余种。建立网格员积分奖励机制,每个网格工作事项对应不同积分,每月对线上(村振、微信群等平台)、线下(工作记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赋分,计入个人积分存折本,网格员可凭积分存折本到积分超市进行用品兑换。
聚焦治理效能最大化,善治久安。整合各类基层治理力量和机制,探索实现四化新路径,为小网格赋大能量,着力做到善治久安。一是分类办理,提级处置。明确杨营镇网格化管理服务流程,推动网格事项在3个层级(基础网格一村级网格一镇级网格)和3个时限(1个工作日—3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内办理。创新“马上办+帮代办+书记办”精准服务模式,即时响应“马上办”一小事快办、小事办好。全程跟踪“帮代办”一为需要帮扶的特殊重点人群提供“代跑腿”服务。复杂事项“书记办”一难点问题、矛盾纠纷,实行村书记负责制,跑出“加速度”,与12345热线比效率。至目前网格员利用村振随手拍功能上报并办结事项50余起。二是多方联动,攻坚克难。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巡查,利用小凉亭、小广场,开板凳会、夜茶会,实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整合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执法队等部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合力,实现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三是服务互换,群众点赞。以村级便民服务点为依托,搭建服务互换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组织居民开展缝补、理发、教培等技能互换活动,变“政府送服务”为“邻里帮邻里”,引导居民在互帮互助中实现自我服务与管理,增强社区凝聚力。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