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答卷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答卷
作者:  袁 微

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答卷

□ 袁 微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为南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标注了新方位。全会报告将“统筹生态环保和绿色转型”作为重要任务,要求全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扛起水源地责任,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经济繁荣、既丽且康的绿色发展之城,为南阳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扛稳政治责任,筑牢水源地安全“防护网”。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其生态环境的优劣,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牵系着北方广大地区的用水安全,在国家生态战略布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扛稳政治责任,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在落实好领袖嘱托上担当作为。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厚植生态底色,深化全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努力打造全域全链条生态安全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能力。要聚力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注重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南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强化绿色引领,激活地方发展“强引擎”。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南阳要以水源地保护治理为突破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上台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持续向“绿”而行、依“绿”而兴。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前瞻性视野和系统性思维,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重塑经济发展模式,精心雕琢、厚植生态优势根基,为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基础。要持续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以产业之变激活绿色发展动能,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等条件,瞄准绿色低碳赛道,主攻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新兴领域,着力构建完整且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色低碳产业链,努力为我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好坚实的“产业基石”。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在全市积极推行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通转化路径,铺就生态富民“致富路”。南阳要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触手可及的“金山银山”。要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做好“生态+”文章。例如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依托南阳优良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宛美”旅游战略,以卧龙岗文化园、医圣文化园、老界岭、丹江渠首等为重点,融合南阳独特的中医药康养优势,建设高品质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南阳更多的“好风景”变成“好前景”。要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探索生态富民新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下经济、文旅康养、生态研学等新业态;探索建立“生态银行”,将零散生态资源整合为可交易资产包,通过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开发等实现价值变现,让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稳定增收,真正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双赢。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