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赓续光荣传统中锤炼过硬作风
□ 李 刚
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百年作风建设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光荣传统熠熠生辉,熔铸为我们党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在学思践悟中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自觉赓续和发扬作风建设光荣传统,凝聚起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续写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辉煌篇章。
从党史中汲取作风建设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培育形成了诸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丰富和发展作风建设的历史谱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回顾百年峥嵘岁月,从歌谣中“自带干粮去办公”到《论联合政府》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再到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这条脉络愈发清晰,鲜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显著优势。我们要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赓续党的历史上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并把历史经验、优良基因和时代要求有效结合起来,面向党员干部提出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一以贯之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把理论清醒作为政治坚定的前提条件。政治理论为作风建设提供思想指南和价值坐标,作风建设是政治理论的实践载体与检验途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比如,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清醒认知,催生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深刻把握,孕育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反之,若理论上模糊不清,就容易陷入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泥潭。延安整风运动的核心,正是通过清算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让全党在理论上实现清醒,从而为优良作风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重点,全面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主要要求,认真学习加强改进作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和相关纪律处分条例,从而准确把握作风行为标准,绷紧作风之弦,构筑起作风建设的坚固屏障。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筑牢正确价值取向。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凝结着我们党长期管党治党的丰富经验,也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红军长征中,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自己有一床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这就是共产党人最朴素的价值观,也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仍然禁而不绝、潜滋暗长,给党的执政带来很大考验。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一方面,主动加强对理论和制度的学习,自觉站位群众立场考虑问题,自觉在规章制度的框架内担当作为;另一方面,要在服务群众的实践检验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升华自身的道德情操和心灵境界,以优良作风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作者单位:桐柏县委组织部)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推动中国治理现代化多维变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