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嚓、嚓...”内乡县大桥乡南王村切纸车间里,脱贫户王大姐指尖翻飞,雪亮的裁刀精准落下,一摞摞铜版纸瞬间化作整齐的书页。“早上送娃上学,骑车5分钟到车间,月挣3000多,晌午还能回家给婆婆熬药。”她抚过泛着墨香的纸张,笑容比窗外的阳光更暖,“这纸片片,比从前刨一年地还金贵!”
当河南仙鹤纸业的全自动切纸机进驻南王村废弃仓库时,质疑声四起:“切纸能切出金疙瘩?”几年后的今天,十几台智能切纸机昼夜轰鸣,月产纸品500余吨。村里2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经过免费培训,从握锄头到手握精密裁刀,工资条上的数字从三位数跃至四位数。
“产业适配是第一位,切纸加工业无需高学历门槛,精准匹配留守群体的劳动能力。第二点是激活微创新,把废弃仓库变厂房,边角料化身为新能源。最后是‘小车间’撬动‘大生态’,纸品加工带动包装设计、物流运输一条线。”切纸车间的负责人介绍着车间的发展方向。切纸机转动的不仅是纸张,更转动着乡村振兴的飞轮。
纸页翻飞处,幸福正生长。夜色中的南王村,切纸车间的灯火亮如星海。王大姐把裁好的绘本内页码放整齐,当城市为“逃离北上广”而喧嚣,这个中原村庄用事实宣告:振兴不必远方,幸福就在手边方寸之地生长。那嚓嚓作响的裁纸声,正为无数乡村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通讯员 孙君武)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