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心 以行促学 南召县长江学校花生地劳动实践课纪实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以劳育心 以行促学 南召县长江学校花生地劳动实践课纪实
作者:  吴坦

  南阳网讯 (通讯员吴坦)近日,南召县长江学校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组织同学们开展花生地拔草劳动实践课。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不仅践行了“劳动光荣”的理念,更实现了劳动与多学科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在汗水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感悟人生。


图片1.png


  劳动实践课开启前,校长以一场充满激情与关怀的壮行讲话点燃全场。他说:“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今天大家将用双手创造价值,在土地里读懂生活!”这番话语既点明劳动意义,又以殷切期待鼓舞士气。随后,后勤处早已备好藿香正气水与清凉解暑茶水,校长亲自叮嘱:“烈日下劳作,安全健康最重要,这些防暑物资是学校为你们准备的‘守护盾’!”


  当同学们走进花生地,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可繁茂的枝叶间,杂草也在肆意生长。在老师的示范与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弯下腰,投入到拔草工作中。看似简单的拔草动作,实则蕴含着诸多科学知识。生物老师适时讲解杂草与花生争夺养分、阳光和水分的原理,引导同学们思考生物间的竞争关系;数学老师则带领大家估算花生地面积、杂草数量,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实际场景结合;语文老师鼓励同学们用文字、语言记录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锻炼表达能力。就这样,劳动成为了串联多学科知识的纽带,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图片4.png


  烈日下,同学们的汗水不断滑落,手掌被草叶磨得发红,腰背也渐渐酸痛。但劳动结束后,望着干净整洁的花生地,大家心中满是成就感。返程途中,同学们顺路来到学校的种植园,亲手摘下成熟的西红柿。红扑扑的果实捧在手中,既是劳动的额外馈赠,也承载着收获的喜悦。


图片5.png


  回到教室,后勤准备的酸枣叶茶早已放至温热,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喝着解暑茶、咬着酸甜可口的西红柿,热烈分享着劳动感悟。“摘西红柿时觉得幸福,可拔草时热得只想放弃,现在想想,生活就是先苦后甜!”一位同学的发言引发共鸣。另一名学生擦着汗感慨:“在太阳下站十分钟就受不了,现在坐在空调房里喝茶吃果,突然明白能安心学习是多幸运的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烈日下的炙烤与教室的清凉对比,将劳作的疲惫与学习的安逸对照,深刻体会到“学习之苦”相较“生活之辛”的分量。


图片6.png


  这场融合关怀、实践与感悟的花生地劳动实践课,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生活的不易。它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同学们明白,学习是改变命运、追求梦想的重要途径。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与挑战,用勤奋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编辑:窦文帅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