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李佳辰)近日,内乡县夏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国会率队,携人大主席王珊珊、农业口主管领导齐海洋及中药生产企业代表、农业技术骨干、种植大户等20人组成的考察团,赴洛阳嵩县车村镇开展鸡头黄精全链条产业调研。此次考察以“对标先进找差距,优化环境促产业”为目标,聚焦黄精产业发展中的营商环境构建、产业链延伸及市场拓展路径,为夏馆镇“金招牌”黄精产业升级破题探路。
对标先进:解码车村镇的“优商密码”
考察团深入车村镇黄精种植基地、加工园区及文旅融合场景,实地感受其产业发展的“大格局”。车村镇以白云山景区为依托,构建“旅游流量+产业IP”模式:主干道沿线设置黄精文化景观小品,民宿、餐馆嵌入黄精养生饮食体验,形成“步步见黄精、处处可消费”的沉浸式产业生态。政府层面,当地创新“政策包+服务链”机制——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扶持规模化种植,引入科研机构建立技术服务站,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平台,通过土地流转补贴、加工设备购置奖励等举措,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这种“政策赋能产业、产业联动文旅”的发展范式,为夏馆镇提供了营商环境优化的鲜活样本。
锚定优势:夏馆镇的产业“基本盘”
对比分析中,考察团更清晰认知夏馆镇黄精产业的独特禀赋:境内伏牛山余脉纵贯,年均光照时数超2000小时,昼夜温差达10℃以上,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为黄精生长提供“天然温室”;省道穿镇而过,毗邻高速出入口,仓储物流体系完善,具备“产地直供市场”的交通优势;全镇黄精种植历史超15年,农户掌握传统种植技术,规模化种植意愿强烈,2024年全镇种植面积已突破8000亩,年产值达4200万元,形成“企业育苗、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的初级产业闭环。正如镇长李国会在考察总结会上指出:“我们的优势在于‘先天生态好、群众基础牢、产业底盘稳’,缺的是‘政策集成度、链条附加值、品牌辐射力’。”
谋定后动:优化环境的“夏馆路径”
考察归来,夏馆镇迅速启动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计划:一是科技联姻提品质:对接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计划建立“黄精良种繁育中心”,开展品种改良与绿色种植技术推广;推动“企业+高校”合作,开发黄精多糖、黄精茶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3-5倍。二是文旅融合创品牌:依托镇内“一河两岸”景观带,规划建设黄精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种植采摘+养生体验”乡村旅游线路;注册“伏牛山夏馆黄精”地理标志商标,借助电商平台与文旅流量,打造“北药南销”集散地。
此次考察不仅是一次产业对标之旅,更是夏馆镇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破冰”。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产业生态完善,这片伏牛山腹地的“黄金产业”,正以营商环境之“优”,撬动产业发展之“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编辑:轩雪麟. 校审:轩雪麟 责任编辑:奈志成 监审: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