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大桥乡:党旗漫卷国防绿 春风化雨润心防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内乡县大桥乡:党旗漫卷国防绿 春风化雨润心防
作者:  刘珊珊

  在大桥乡国防教育主题公园,75岁老兵李国华正为少先队员们讲述上甘岭战役的故事;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国防教育积分超市”里,村民用学习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在麦浪翻滚的田间,民兵党员无人机分队正在开展助农防飞作业……这是大桥乡以党建引领全民国防教育的生动缩影。大桥乡通过“党建+国防教育”模式,推动国防教育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新路径。


  支部建在国防教育链上


  “没想到种大棚蔬菜也能为国防作贡献!”郑营村种植大户尹大爷指着大棚前的“军民共建示范棚”标牌说。作为党员示范户,他的大棚被纳入部队“菜篮子”工程,年供应蔬菜10余吨。


  该乡创新实施“1+3+N”党建工程,即1个乡党委统筹,机关、村居、企业3类党支部联动,N个党员先锋岗示范。在全乡15个村建立国防教育党支部联络站,将国防教育纳入“三会一课”内容。今年已开展“国防主题党日”活动5场,党员参与率达98%。


  老兵党课成红色品牌


  “刘明煊(1909—1929),我们大桥人,中共党员。1929年参与组织学生运动与麦子山暴动计划,因叛徒告密被捕,受酷刑不屈,壮烈牺牲,就义时高呼革命口号。这枚勋章是战友用生命换来的……”在封营村“老兵讲堂”,退役老兵崔玉洪颤抖着抚摸勋章。这样的场景每月5日都会在大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演。


  大桥乡党委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建立刘明煊烈士遗物陈列馆,组建“银发宣讲团”,8名老党员、老战士累计宣讲百余场。同时,创新开设“庭院党课”,把国防教育送到农家小院。


  军民融合促乡村振兴


  每逢农忙时节,一支身着迷彩服的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这是乡民兵连党员突击队,今年已帮助困难群众抢收粮食10余亩。


  大桥乡建立“军民共建党支部”,部队官兵与村党支部结对子,共同开展组织生活。在防汛抗旱等工作中,军地党员联合成立突击队,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数字看成效


  目前,大桥乡建成国防教育主题公园2个,培育国防教育党员示范户42家,发展退役军人、民兵党员创业项目8个,适龄青年参军报名率同比提升40%。


  在大桥乡,最打动人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老党员讲课时颤抖的声音、民兵帮扶时湿透的后背、孩子们听故事时发亮的眼睛。这些鲜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当国防教育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就能焕发持久生命力;当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就能凝聚起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通讯员 刘珊珊)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