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方光华等负责人出席。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有哪些积极意义?对民营企业到底有何影响?民营企业反馈如何?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多位行业专家、民营企业家展开解读。
关键词
不会变,也不能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
这次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把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定这部法律充分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能变,必将推动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备、保障体系更加有力有效。
解读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让大家对发展民营经济有了长期的信心。有了法律撑腰,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意义重大。总的方针、法律定下来以后,各部门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与民营的关系时,会有明确的依据。民营企业将更踏实、放心,更有信心,民营经济才能够真正健康稳定壮大。
关键词
行政执法监督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
针对反映强烈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以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种种执法乱象,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司法部将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要求,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快法律配套制度机制建设,牵头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快研究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完善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解读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通过立法和健全机制来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有利于解决当前行政执法的乱象。强化监督机制,使执法过程和结果得到必要的公开和问责,才能使涉企执法做到“无事不扰”。
在执法监督机制设计中,一方面要强化司法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要有相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建立全流程、全链条和全方位的涉企执法监督体系。特别是科技赋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异常执法行为,比如同案不同罚、多次罚款等。
关键词
市场准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贯穿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不仅在总则,而且在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法律责任等章节中,都予以了充分体现。落实法律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破壁垒、拓空间、优服务三个方面强化举措。
解读专家: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准入标准,有利于阻断地方上的所有制歧视,确保民营企业的预期平稳。有利于精准使用经济手段与非经济手段,破解地方以罚代管、自由裁量、缺少制衡等行为。
解读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
现在能想到的领域基本上都放开了,最重要的是在实施层面。此外,国有经济控制的领域,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程度其实还不够。怎么破除壁垒,让民营企业真正平等、公平地进入,需进一步细化。
关键词
敢于闯、大胆干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我体会到,这部法律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相信,法律的出台必将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敢于闯、大胆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解读民营企业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我听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的消息特别高兴,也特别激动。我们民营企业家一直在盼、在等,希望民营经济促进法早日出台。我觉得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我更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促进法以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为基础,以负面清单制度为抓手,让民营企业更加自由参与竞争,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信心。
编辑:袁潇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河南 全力防范“干热风” 延长小麦灌浆时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