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头变身“金疙瘩”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洋葱头变身“金疙瘩”
作者:  陈 琼

  眼下,正是洋葱收获的时节。位于新野县上港乡小五村的田间地头,红粉相间的葱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菜农们忙碌的身影与满载的货车交织成一幅丰收画卷。

  

  近年来,作为豫西南“洋葱之乡”,上港乡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让传统洋葱种植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金钥匙”。

  

  记者走进种植大户邢景成的百亩洋葱田里,只见30余名收菜工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挖葱、分拣、装车作业,到处是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我今年种了200亩洋葱,从目前的长势和采收情况来看,亩产能达到8吨左右。按照每斤三毛钱左右的利润,这一季能赚个50万元左右。”邢景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洋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产业链延伸带来的增收效应也十分显著,仅采收季便带动了周边600余人就业,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上港乡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其构建的“政府引导+合作社服务+大户带动”三级体系:乡政府积极统筹土地流转工作,合理规划种植区域,为洋葱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专业合作社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种植户提供“种苗赊销-技术指导-订单收购”全链条服务,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20余家种植大户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周边农户,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全乡洋葱种植面积已达1.35万亩,形成了豫西南最大的单品种植基地。

  

  上港乡的洋葱产业是新野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该县整合蔬菜产业资源,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让蔬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至2024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蔬菜年产量22亿公斤,实现产值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菜农来自蔬菜的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群众依托蔬菜产业走上增收致富路。(南阳日报记者 陈 琼)


编辑:贾红英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倡树文明新风尚 破除不良攀比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