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通讯员:李晓宁)“订单眼看着涨起来,可车间老师傅带不出徒弟,年轻人嫌制香活儿呛鼻子!”在顺涛香厂的车间里,负责人张书涛指着正在晾晒的香束,跟来访的政协委员倒起了苦水。这是近日镇平县枣园镇政协开展“走企连心”调研中的一幕,带着本子、挽起袖子的政协委员们,把履职阵地直接搬到了企业生产一线。
“老张,咱镇上最近的‘人人持证’新开了非遗传承班,明天就让联络员对接,争取尽快定向委培!”政协联络室主任任晓升当场掏出手机,拨通了镇政务服务大厅负责人的电话。车间里的香灰还没落定,村企联合培养技术工人的方案已有了眉目。在艾铭源公司的直播间,看着主播手上翻飞的艾草颈椎贴,企业负责人习羽感慨:“咱这土特产啥时候能成网红爆款?”“把全镇艾草种植户拢成联盟,咱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委员杨梦芬的提议,让在场的乡镇干部眼前一亮,当场划定了蒋刘洼、沟王、塔梁三个试点村。
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任晓升的调研本记得密密麻麻:“鑫园福商贸提的冷链仓储用地难,得协调供销社老仓库;上岗村的鸡爪生产食品厂反映检测周期长,需对接市场监管,沟通是否能开绿色通道......”在随后的“马扎议事会”上,十多位企业家和委员围坐在镇政府院内的老树下,你一言我一语唠得火热。“咱搞个银企相亲会咋样?让银行把贷款产品摆出来‘招亲’”镇负责人刘柯兵的俏皮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却真催生了“金融地摊”的筹备方案。
据统计,像这样带着车间机油味和田间泥土气的调研,已经成了枣园镇优化营商环境上的一种工作机制,一年多来,当场拍板解决了12件“卡脖子”难题,剩下的不能现场解决的,也登记到“红黄蓝”督办台账限时专人办理,同时还坚持专题“回访”,问题不解决“不收兵”。这场始于车间门口的履职行动,正催生出一串带着热乎气的“枣园方案”。
编辑:网信镇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