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城县券桥镇是一个农业乡镇,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方城粮仓”之美誉。该镇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守稳“粮袋子”拎好“菜篮子”。积极落实“藏粮于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的“四藏战略”,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引导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购置从耕到种再到收割,包括种子拌种、田间灭草、杀菌、灭虫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大力推广无人机喷药,实施机械化全覆盖推进行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4.2%,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在99%以上,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96.3%,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扶持引导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推动农业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从“会”种粮,到“慧”种粮,让农业种植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始终把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兴村富民的首要工程,坚持“培育精细菜、创优特色菜、发展有机菜、扩大外销菜”的工作思路,调结构、创特色,建大棚、促带动,抓质量、树品牌、促营销,高标准打造券桥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推进资金扶持带、专业合作社带、村村联合联动带、科技服务带、干部帮扶带,支持和带动示范村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目前全镇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余棚。
做强“一村一品”推进“三产融合”。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确立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券新、好庄、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坚持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断深化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券桥等村的蔬菜大棚,冯洼等村的食用菌,马岗等村的林果采摘,十二里河等村的苗木花卉,马庄等村的牛羊养殖发展成效明显。探索公司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农产品加工业,河南环福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立电商直播创业园,探索“电商直播+农业特色产业+工业产品”模式,让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优质农工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好收成”“好产品”变成“好收入”。
推进设施建设打好“四场硬仗”。针对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该镇聚焦水、电、路、讯、房等基础建设薄弱环节,推动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农网改造等工程,切实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硬化、维修乡村道路72.4公里、排间道755条,通公交线路4条;改造农村户厕1054户;改造危桥6座,正在实施改造3座;新建供水站4个、集中供水点261个;改造变压器89个,建成35KV券桥变电站1座和10KV配套工程,10KV线路由4条增加至8条;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持续不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强化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六控措施;落实落细河长制度,常态化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周边和潘河等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全镇共有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箱236个、垃圾桶8132个、大型垃圾运输车辆6辆、小型垃圾清运车辆159台、洒水车1台、环卫工159名。
粮食生产更稳、产业发展更强、村镇颜值更高,券桥大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变为现实。(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