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亩烟叶可烤干烟叶400斤左右,产值6000元左右。将带来可观的烟叶税收。”邓州市裴营乡幸福村党支部书记魏亚丽喜悦地说。今年年以来,裴营乡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契机,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壮大集体经济这一主题,在产业发展上拓思路,探索“1+N”发展模式,即一产支撑、三产融合、多元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金灿灿的烤烟 赵光选 摄
聚焦产业兴旺,锁定主攻方向。今年以来,裴营乡围绕“提升土地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破题,经多方考察,乡政府议定,确定把大力发展烤烟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作为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提出“土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发展思路,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奋力蹚出“特优”农业发展新路子。2024年全乡发展烟叶1800余亩,其中幸福、军杨等村种植烟叶都在300亩以上。目前,烟叶烘烤已基本结束,预计烤烟产值在900万元以上。
引进市场主体,打造产业标杆。该乡大耿营、大曾等村依托生态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连片流转土地500余亩,发展红薯种植。科技化减成本。在品种上主要选用脱毒良种,通过起垄覆膜、高效节水滴灌等技术,减少投工投劳,降低劳动强度,省水40%左右,达到农水集约增效、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和绿色循环发展。机械化增效益。配套起垄机、喷药机、红薯采收机等一系列机械,不仅减少人工投入,更实现种植、管理标准化,提升产业效益。产业化延链条。合作社建设可存储80万斤的储藏库,形成集种植、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链,成为引领全乡红薯产业发展的龙头。
多方合作共赢,促进农民增收。“1+N”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让裴营乡烟叶、红薯产业初具规模,让红薯产业成为全乡农业主导产业,更实现了由“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合作社长期固定雇用村民有20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增收2至3万元。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全面振兴。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2024年裴营乡村种植小麦12.3万亩。麦收后种植秋玉米、花生等12万多亩。计划新建红薯淀粉及粉品加工厂,启动种苗脱毒繁育项目,发展种苗繁育、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模式。
下一步,裴营乡将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以大耿营、大曾村红薯产业为样板,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通讯员 赵光选 胡松波)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邓州市裴营乡:党建引领抓整治 扮靓乡村“高颜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