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 提升党建引领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关注南阳网
方城县券桥镇: 提升党建引领治理水平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炳中

  方城县券桥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共治、努力优化服务等方式,做到“筑根基”“聚合力”“提效能”,不断打通末梢“堵点”,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筑根基”,画好凝心聚力“同心圆”。 落实落细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组织26名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视频培训班,结合实际消化学习内容谋划推进工作。开展好“四色评定”,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开展标兵村党支部评选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持续深化党员的基层管理“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职能作用,加强村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书记项目”,以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过硬星“五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筑牢党建根基,2022年创成“四星”村支部4个、“三星”村支部5个、“二星”村支部16个;2023年创建 “四星”3个,“三星”10个,“二星”10个,“一星”1个;2024年创建 “四星”村党支部5个,“三星”村党支部10个,“二星”村党支部10个,“一星”村党支部1个;其中产业兴旺星5个,生态宜居星20个,平安法治星22个,文明幸福星26个。

  

  多元共治“聚合力”,找准共建共享“公约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而统筹兼顾、通盘设计,坚持自治为基础、德治为优先、法治为保障、数治为支撑,培育壮大“四治”治理资源,提升“四治”建设水平,促进“四治”相辅相成、刚柔相济,实现整合优化的效果。深化拓展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公开、“一提二审三通过”等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推动乡村善治。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健全矛盾纠纷大调处格局。大力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施乡风文明培育实践行动,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贯彻落实《法治方城建设规划2021-2025》、《方城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方城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认真解决法治领域“急难愁盼”和法治建设突出问题,推进法治建设现代化。通过“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全网联动”,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优化服务“提效能”,寻求为民办事“最优解”。优化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幸福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建设,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实现场地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和资源集约利用,满足群众各项需求。及时梳理、调整、完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6个村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了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等基本内容,并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专栏进行了公示。 镇便民服务中心规划设置了综合办事窗口,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逐窗口铺设“好差评”静态二维码,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推动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帮助群众解决上学、就业、看病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办好惠民实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理清环境治理难点、盲区,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