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五星”村党支部和“五星”机关支部创建为抓手,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联系服务群众有阵地、有抓手、有重点、有实效,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联系服务群众有阵地。优化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幸福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建设,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集聚,实现场地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和资源集约利用,满足群众各项需求,让群众家门口找得到党组织。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阵地,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桌椅、固定电话、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扫描仪、LED 宣传屏等办公设备,提供有咨询引导、免费打印复印、免费茶水、无障碍设施、等候休息设施、帮办代办等便民服务,凸显了“资源有效整合、工作联动配合、效率加倍聚合”的工作成效。26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均明确一个“明白人”,能够熟悉村级政务服务事项的申报工作,同时至少配备 1 名专(兼)职代办员,免费为群众办理或代办相关事项;及时梳理、调整、完善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6个村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明确事项名称、办事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等基本内容,并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公开专栏进行了公示。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逐窗口铺设“好差评”静态二维码,全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联系服务群众有抓手。对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等窗口,推行“一窗办简化办马上办”的办事程序以及村干部轮流值班、为群众代办事项制度,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当事人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让群众关键时刻找得到“主心骨”;全面推行“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履职行为,对不作为、慢作为、踢皮球现象予以曝光、警示、问责,督促镇村干部在实干中转变作风、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持续推进“万人助万企”工作制度,着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环境。继续推行副乡科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及村干部轮流值班和为群众代办事项制度,镇村两级尤其是领导干部、单位和村级负责人要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联系服务群众有重点。该镇将“一老一小一特”三类人群作为服务重点,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以“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认真落实“固牢家庭养老、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发挥农村养老阵地、挖掘农村养老市场、强化综合监管”等重点任务,结合券桥实际建设幸福大院,完善提升镇敬老院,认真做好老年人工作,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全方位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落实政策法规,开展帮扶救助,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乡村振兴后备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组织开展“代理妈妈”牵手结对帮扶困境儿童、“春蕾计划”助力失学女童捐款等活动,几年来累计捐款50余万元,救助困难儿童100余人次。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常态化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2021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9户155人,消除风险47户124人;争取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项目3个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示范片区潘河治理一期工程。2022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8户27人,消除风险5户11人;完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潘河治理二期工程;实施帮扶项目3个,帮扶资金510万元;2023年新进监测户15户59人,消除风险22户75人,实施帮扶项目3个,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
联系服务群众有实效。扎实开展群众矛盾、信访苗头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高矛盾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居更和谐”。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事项,都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依托公开栏、微信群、大喇叭等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做到常情长期公开、要情定时公开、急情随时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产业兴旺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探索公司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党员干部、“四代表一委员”绑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聚力“三零”创建,争创平安法治星,确保“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完善四级就业体系建设,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300余名群众领到合格证书,达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效果。(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