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方城县券桥镇,国道、省道、乡村道路纵横相连,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潘河、清河等河流蜿蜒交织,路、树、田、水相互交错,俨然一幅乡村田园水墨画。
方城县券桥镇紧盯村庄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着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助力生态宜居星、文明幸福星、产业兴旺星村党支部创建和乡村振兴。
塑形,建设宜居乡村。走进方城县券桥镇辛庄村,新铺设的沥青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绿化美观大方,乐土广场旁,人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今年,村道铺成了沥青路,修建了边沟、水渠、污水管网,村庄变得整洁漂亮了。”辛庄村村民乔延方高兴地说。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水平……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券桥镇以生态宜居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围绕编制村庄规划、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美化村容村貌等9项创评要求及评定标准,把生态宜居星村党支部创建活动与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六清”“六治”集中整治行动“回头看”、美丽乡村“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创建、卫生示范创建、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村乡村振兴规划落实结合起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分类推动村庄改造建设,在解决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的同时,通过塑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赋能,建设宜业乡村。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让群众增收有门路、收入有保障。券桥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做优“一产”,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二产”,强化工业支撑;做旺“三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富农富村富企富财政,走出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此外,该镇还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就业体系建设,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能力,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好局面,全镇26个行政村221个村民组12868户47691人,有劳动力28756人,富裕劳动力20452人;实现劳动力转移15639人,其中省内转移10652人,省外输出4971,境外就业16人;从事第一产业1158人,二产6528人,三产7953人;智慧就业平台信息录入25586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300人,新增技能人才培训22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训185人。四是强化就业服务。充分发挥镇村就业服务效能,积极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和招聘信息,帮助有需要的人员及时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今年以来,全镇新增城镇就业77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35人。返乡下乡创业408人。
铸魂,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和美乡村,既要建设好“面子”,也要注重“里子”。券桥镇在实施乡村建设示范村行动中,以文明幸福星村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格局,乡村文化基础更实、形式更丰富。同时,组建券桥镇丰年文化合作社,25个行政村设立文化合作社分社,吸纳镇村唢呐班、广场舞队、旱船班、腰鼓队、舞狮队等,搭建乡村文化合作社线上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乡村文化合作社“乡创美拍”活动和文化巡演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居、好乡贤、群众组织好会长、乡村创业好青年、移风易俗好榜样、志愿服务好标兵、家风家训好传人、基层优秀宣传工作者、文明乡风建设优秀支书“十好两优”“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以先进为榜样,唱响弘扬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福生活的文明主旋律。(王炳中)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