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南阳市宛城区:他们让养老变“享老”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百名记者走基层 | 南阳市宛城区:他们让养老变“享老”
作者:  张玲

百名记者走基层 |

解锁幸福晚年密码

他们让养老变“享老”


1.jpg

老年文艺队正在排练节目

  “娘子军来自工农,是人民的军队,和乡亲如鱼水……”10月29日上午9时许,在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职工活动之家的排练室内,一群年逾六旬、精神矍铄的社区文艺队员正在排练戏曲节目。

  这支社区文艺队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最年轻的58岁,有几位已年过七旬。他们主要弹唱豫剧,使用的乐器有二胡、梆子、三弦、笙、阮、板胡等共9种。老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不管是演唱的,还是演奏乐器的,都热情高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戏曲文化的魅力。

  晚年生活“乐”着过

  “我们都热爱文艺,也希望通过文艺活动,让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让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千家。”文艺队的领队、70岁的周广彬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吹笛子,热爱文艺,10年前退休后,经常在白河边吹奏,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喜爱音乐的朋友,他们经常一起演奏。

  后来,周广彬萌生了组建文艺队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快乐才是真的快乐!”周广彬说,如今10年过去了,他们的演出地也换了好几个地方。今年年初,在仲景街道的支持下,文艺队在该街道的职工活动之家安了家,他们将文艺演出送到社区群众家门口,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又传承了优秀的本土文化。

  如今每周二、周四和周日上午,老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你吹笛他拉二胡,你唱戏我演奏,给社区群众表演节目,受到好评。

  人生最美夕阳红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能这样丰富多彩。”文艺队的聂守英老人高兴地说:“有了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每天有了盼头,我们都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退休后就接送孙子上学放学的邢洁像大多数老人一样,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着孙子转,后来去学习了戏曲演唱。半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周广彬带领的文艺队,如今,她已经成为队里的骨干力量。“现在孙子也慢慢大了,也不用我多操心,每天与老朋友们来这儿练习唱戏,感觉身体好、精神好,找到了快乐和自信,蛮开心的。”

  如今,这支文艺队一共有16人,“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还要老有所为。我们不只在社区、街道弹唱,还要到广场、游园去。”周广彬表示,他们要将文艺演出免费送到市民家门口。

  周广彬老人和他带领的文艺队为我们诠释了“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须惆怅近黄昏”的真正含义。

  “只要大家开心快乐,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值得。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带着团队一直走下去。”周广彬爽朗地笑着说。(全媒体记者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