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
城市路网大提升,路宽地阔民心畅——
建设中路11月1日日通车
新修建的建设路宽阔整洁
11月1日,南阳市中心城区建设路(仲景大道至独山大道段)主干道将正式通车,作为市民最为关注的城区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通车后的建设路将有什么样的变化,给市民带来怎样的方便?10月30日,记者来到建设中路为市民一探究竟。
修整路面
现场施工正酣 主车道将竣工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城区仲景大道与建设路交叉口,走进施工现场,一条崭新的建设路跃入记者眼帘。沿着建设路,一路向东,整条道路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宽”,和以往的建设路相比,让人顿感“天宽地阔”,心情舒畅。
在现场,轧路机、摊铺机等大型机械机声隆隆。装满沥青的货车排列成队,有序进入施工现场,在摊铺机前进行卸料操作,摊铺完成后,轧路机及时将发烫的沥青路面滚轧结实,摊铺、滚轧等一道道工序相互衔接,进展极快,工地一派繁忙热闹景象。“10月30日,建设路主车道底层沥青和中层沥青铺设完毕,31日,铺设面层沥青,并施划道路标线。11月1日,建设中路主车道将正式通车。”现场施工工人龚建告诉记者。
施工高标准 道路更宽阔
建设路是城区东西交通大动脉,仲景大道至独山大道段周边景区、商场、医院、大型住宅社区集中,人流量大,道路已经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此次建设路(仲景大道至独山大道段)提升改造工程将会极大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施工最繁忙时,现场5台摊铺机、8台轧路机同时作业。”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五分公司副经理高强介绍说,建设路(仲景大道至独山大道段)本次施工长度720米,设计红线宽度60米~70米,双向8车道设计。自8月14日开始施工以来,备受市民关注,项目施工方积极协调人员及作业机械,加班加点确保工期。
高强告诉记者,此次面层沥青采用新材料,性能更好。面层沥青摊铺采用SMA玄武岩沥青混凝土,具有抗高温、低温稳定性,良好的水稳定性,良好的耐久性和表面功能,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除面层沥青外,在道路施工的各项环节中,施工方都力求精益求精,抽调技术骨干分段盯点,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操作,时刻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及质量检查,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道路。
此次提升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及时通车,背后是施工工人们的辛苦付出。为了保证及时通车,工人们加班加点,一丝一毫都不敢停歇。“今年9月份,我市雨水比较多,我们也没有停止施工,在工地来回穿梭,一天最少2万步。”高强笑着说。
道路大改善 民心更舒畅
道路连着民心,“城市动脉”越通畅,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就越强。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建设路提升改造工程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从建设路提升改造工程开始后,家住建设路宇信凯旋城的张先生就关注着建设路的点滴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建设路比较窄,每次行至建设路市第二人民医院门前时,车流量、人流量很大,交通压力很大,出行很不方便。“得知建设路提升改造,我就每天观察提升改造的变化,看着建设路越来越宽,以后出行肯定很方便。”张先生说,建设路提升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
在建设路附近做生意的李先生也对建设路提升改造赞不绝口。李先生说,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见证了建设路的点点滴滴。“仲景大道与建设路交叉口,车流量特别大,以前市民出行不方便,现在建设路提升改造,道路变得更加宽阔,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问题,为这项民心工程点赞!”李先生告诉记者。(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2023年度“好人有好‘报’”大型公益赠阅活动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