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的时代需求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金融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的时代需求
作者:  强学兵

金融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的时代需求

强学兵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或者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如何更好地与服务方(业务关联方)互动等问题,正在引起经济界的思考。

  社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撑,企业发展,金融更是源头活水。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限的金融力量需要更好地谋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树立新型服务意识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金融业应树立新型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地域经济发展。这个“服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服务,而是顺应时代需求的金融服务。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金融业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注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自有资本有限,不足以支撑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金融业力量的注入。

  而金融的本性之一,或者说,我们一贯认为的,其实也是金融行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正常的心理惯性——“盈利”,是制约资金注入的一道障碍。这就需要思考如何保证金融的安全,如何保障盈利。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我们要充分认识金融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金融业在这里考虑的就不能单单是如何“盈利”的问题,而是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助农金融”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要活,还有战略视野。在这方面,一些金融行业也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支持开办扶贫车间、支持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支持新型农业转型发展、支持农村电商等。这些尝试都是有益的,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其实就是“金融业树立新型服务意识”的尝试。

  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上述,还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新型服务意识的探索和推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金融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今年,某银行围绕小微客户的痛点、难点,借助科技的力量探索服务创新,推出服务小微企业的针对性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务,加速小微企业成长。这是新型服务的一个案例。

  不少银行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形势,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对家居消费的信贷支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支持交通出行消费,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

  新型服务,不仅要改变固有的观念,还应深耕地方市场,了解地方经济现状、人文思想、科技水平、经济引擎和经济短板等,更需要培植新理念、新思维。而新科技植入金融,更是这个时代必须要做的功课。

  “促销费,扩内需”的金融力量

  2023年7月31日,《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发布,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大方面,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

  “二十条”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消费的提升。而随着时间的发酵,金融力量必将成为“二十条”实施的推动力量。据《青岛日报》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的通知》,围绕五大方面提出20条政策措施,引领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工作,助力畅通经济循环、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尤其是要求“持续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特别是吸纳就业较多的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从青岛金融业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金融行业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行业更需要一种精神,担当起促销费、扩内需的行业重任。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经济基础、企业状况、百姓手中的资金情况都有不同,因此每个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业都需要针对性地推出适应区域需要的相关措施,不能“无为而治”。

  解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

  小微企业对金融的需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小微企业不仅是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更是促消费、扩内需的一个中坚力量。

  但小微企业对金融业来说,又是一个风险点较高的行业,金融业对其资金的支持是慎之又慎。尽管各地都有财政扶持政策、有财政支持的小额贷款担保体系,但有限的额度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2014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推行的措施包括在用好现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的同时,将小微企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完善并继续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政策。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经济实力的原因,无论是政府担保机构还是民间担保机构都不愿或没有过多的额度去大范围地扶持小微企业。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直白的说法就是化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在实际操作中,不论是政府担保机构还是民间担保机构,都不能根本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反而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现状是,多数地方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单一,纯粹依赖于银行,只开展了单一的银行贷款担保业务(其他如诉讼保全担保业务、工程履约担保业务等根本没有开展)。担保机构同样要考虑业务风险,同样要企业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或第三方企业信用反担保,还有担保费和保证金,这些给中小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经过多年的运营,我们发现担保机构的融资其实就是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同样的贷审会(只不过是换成另一个说法叫审保会)、同样的抵质押、同样的个人信用或第三方企业信用担保。只是将金融机构不屑于从事的琐碎工作给捡了过来,只是将银行信贷业务精细化,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延伸……

  所以,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能与借款主体直接开展业务,小微企业将减轻不小负担,而且能提升融资效率。澎湃新闻在一篇报道中介绍了浦发银行的做法:“浦发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新场景、应用新技术,持续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全力以赴支持小微贷款投放,特别加强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加大对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浦发银行以金融科技和产品创新为驱动,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推出系列创新业务。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利用‘浦银快贷’产品优势,提供在线融资服务,服务核心企业在线供应链上下游小微客群,助力小微客户复工达产和产业链健康发展。同时,浦发银行还深化银担合作,建立风险分担的政府性担保公司合作机制,提高担保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融资难的问题。”

  政策性扶持、政府担保机构的支持从目前看仅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解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还需要靠银行体系去做。作为国有银行,有义务、有责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如何做到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又能保证资金安全,地方银行也作了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还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接好接力棒 走好育人路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