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阳市委手机党报 南阳网主办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癸卯年九月初四
★天气: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小雨,最低气温14℃,最高气温16℃,相对湿度70%~92%。
◆导读◆
【封面】我市打造“两地一都” 让南阳中医药走向世界
【时讯】我市向市人大代表征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
【县市区】内乡县:甜“猕”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乡镇】桐柏县吴城镇:秋季茶园“精”管护 绘就来年好“丰”景
【民生】1-8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0923.33亿元
【关注】河南公开征集督查问题线索
【热线】18338309119 63161599
浏览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请点击http://epaper.01ny.cn
【封面】
我市打造“两地一都” 让南阳中医药走向世界
----------
日前,我市印发《南阳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南阳历史文化、中医药资源和自然生态优势,全面推进南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将南阳打造成为国际、国内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新高地,为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记者魏巍)(详见http://985.so/2jeg6)
【时讯】
我市向市人大代表征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
----------
10月15日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面向市人大代表征集对2024年市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建议,以提高我市民生实事项目立项工作的精准度和透明度,使民生实事项目更能反映群众意愿,贴近群众需求,真正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联系电话:63311395;邮寄地址:南阳市人民北路388号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电子邮箱:nyrdxfs@163.com(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详见http://985.so/2jruh)
市中医药发展局:多措并举促创建 中医强市惠民生
----------
今年以来,市中医药发展局锚定目标,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工作与“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7月7日,《南阳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实施方案》经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各县(市、区)全面启动示范县申报工作,对照标准细化创建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申报材料,出台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形成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市中医药发展局)(详见http://985.so/2juse)
晒丰收 这个秋天的喜悦属于他们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农民“晒丰收”的喜悦,满眼的收成便是秋季最美的底色。丰收之美,来自劳动者汗水的浇灌,也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属于秋的颜色在南阳大地上慢慢铺陈开来,秋桃的白、山茱萸的红、猕猴桃的黄……共同织就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自然秋景图,惊艳了整个秋天。(记者张戈/摄)
市中心城区仲景大桥两端下穿工程进展顺利
----------
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心城区仲景大桥两端下穿工程施工现场,探访工程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该工程自来水迁改探沟已完成开挖;路灯灯杆、交通信号灯已完成迁移;新变更支护图纸需拆除公厕和附近绿化的放线工作已完成;仲景桥头钢便桥铺设花纹钢板完成,已正常通行;交通护栏迁移累计完成约1000米;抗拔桩设计78根,累计完成38根;降水井设计29口,累计完成13口;三轴桩机组装完成,已开钻,长螺旋引孔完成27.5米;桩位破除路面稳定砂及沥青,累计完成约700立方米。(全媒体记者谢项伟)(详见http://985.so/2juqx)
【县市区】
内乡县:甜“猕”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
时下走进内乡县各地猕猴桃园,绿油油的藤蔓之下,一个个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到处都洋溢着甜蜜的果香和丰收的气息。
近年来,内乡县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契机,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色、规模发展”原则,把发展以猕猴桃等特色经济林果为重点的绿色富民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鼓励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规模、做品牌、增效益,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栽植经济林果,推进林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产出的果品在广州国际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上喜获金奖。(内乡县融媒体中心)
新野县:数字医共体形成“一平台、一张网、一朵云”
----------
近年来,新野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医改工作决策部署,以数字医共体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1161”工程,形成“一平台、一张网、一朵云”,实现县域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便民惠民。截至目前,县域就诊率由85%提升至90%,群众健康素养提升至29.1%,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61.2%提升至现在的63.5%。(宜商南阳)
镇平县:“招商引资+农技+农企”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眼下,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镇平县今年招商引资引进的新型微生物有机菌肥示范基地的玉米喜获丰收。今年以来,镇平县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农技、农企的各自优势与作用,并将三者的联动效应充分运用到三秋生产中,助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据了解,今年镇平县农技中心在贾宋镇小苗合作社开展了生物菌剂实验,面积28亩,田间表现看,明显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提高化肥利用率,今年最明显的特点是实验田没有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延长了籽粒的灌浆时间,比对照田增产200斤左右,是化肥减量增效的理想应用新产品。(镇平融媒体中心)
【乡镇】
桐柏县吴城镇:秋季茶园“精”管护 绘就来年好“丰”景
----------
今年5月份以来,在“五星支部”创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氛围中,桐柏县吴城镇锚定发展目标,在王湾村原有的种植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以辖区王湾-七里井-闫庄—陈留店村庄沿线形成一条茶产业带,打造种植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的茶产业基地,开采面积8500余亩,形成集“农业产业化、基地景观化、农旅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化标准茶叶基地。据介绍,受今年气候影响,为把秋冬茶园管护落到实处,全镇2.3万余亩茶树,吴城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科学统一管理,分片包段,集中时间,统一标准,清杂草、剪异枝、施秋肥、补茶苗,为来年春茶丰收打下基础。(通讯员苏虹嘉)
百菌园成为“致富园”
----------
西峡县双龙镇百菌园公司的猴头菇长势喜人,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图为10月16日,公司员工在大棚内查看猴头菇长势。(记者张峰)
宛城区新华街道:开展“爱粮节粮 争做追‘光’好市民”文明行为倡导活动
----------
近日,宛城区新华街道工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粮节粮 争做追‘光’好市民”文明行为倡导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向辖区居民讲述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节约粮食的意义、粮油食品安全、粮食营养健康小知识以及怎样减少粮食损失等粮食安全科普知识以及“反对浪费 崇尚节约”的重要意义,倡导大家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随后大家结合社会热点及自身生活经历,分享节约案例、传递节约理念,节粮爱粮小妙招引导居民们树立节约粮食的就餐意识,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认知深植心中,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家人、身边人树立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通讯员秦艳)
【民生】
1-8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0923.33亿元
----------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消息,1-8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0923.33亿元,同比增长9.3%。(中国新闻网)
【关注】
河南公开征集督查问题线索
----------
即日起至10月30日,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线索: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落实方面;二是稳定扩大投资、推动外贸发展、提振大宗消费政策落实方面;三是重点民生实事推进、保障基层“三保”、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政策落实方面。
省政府督查室将对征集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适时核实并督促有关市县和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重要问题线索,省政府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河南省人民政府督查室)(详见http://985.so/2jujg)
【辟谣】
谣言:食物放冰箱冷冻室能长久保存
----------
真相:冷藏或冷冻食物,都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冰箱中有一类偏爱低温环境的“嗜冷菌”,-15℃~-20℃是它们适宜的生长温度。如果储藏在冰箱里的食物刚好被这类细菌污染,食物会成为它们生长繁殖的“营养地”。李斯特菌是家用冰箱中最容易藏匿的“嗜冷菌”,感染李斯特菌的健康成人,会出现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细胞免疫功能弱的特殊人群感染后,容易出现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等,孕妇还有可能诱发流产。(互联网辟谣平台)
【美食】
芋头五花肉
----------
主料:五花肉500克,芋头200克,姜、洋葱、小葱适量;
辅料:香菇豆豉、盐、生抽、老抽、糖、花椒、八角适量;
做法:
1.五花肉切丁,加姜片洋葱块焯水,之后洗干净;
2.芋头去皮切滚刀块,洋葱切小块;
3.起锅炒花椒、八角,倒入适量油,炒香洋葱、香菇豆豉,加糖、盐、生抽、老抽和香料;
4.将芋头和肉块入压力锅,倒上炒好的料拌均匀,启动电压力锅即可。
【健康】
频繁清嗓子竟会伤害声带
----------
入秋后天气干燥,总想清嗓子?注意!清嗓时两侧声带都会用力关闭一下,这种机械性外力损伤会使声带充血、水肿。(央广网)
编辑:徐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手机报10月18日早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