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美 2023南阳市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刊 | 南阳市宛城区:文旅铸就辉煌路 勠力续写新篇章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宛美 2023南阳市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刊 | 南阳市宛城区:文旅铸就辉煌路 勠力续写新篇章
作者:  

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

宛美 2023南阳市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刊 |

文旅铸就辉煌路  勠力续写新篇章


  中医祖庭,养生宝地,南都帝乡,范蠡故里——位于南阳盆地腹心的宛城区,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在这片丰饶厚土中的文化基因犹如种子的力量,已结出累累硕果,绽放耀眼光芒。

  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以“文旅强区”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顺应文旅消费新趋势,加快推进各类文旅文创项目建设,着力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做深做细做实全域工作,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叫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府衙街区被省文旅厅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宛城区被命名为“河南省范蠡文化之乡”。

  高铁新城签约大项目

打造南阳“文旅新地标”

  宛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引客入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步伐,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该区谋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8月8日,备受南阳市民关注的南阳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正式签约,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与南阳产业投资集团、宛城区签署合作协议,全力打造南阳东部新城娱乐型文商旅综合消费中心,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撬动城市经济发展。市委书记朱是西、市长王智慧、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总经理李涛鉴签。

  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为填补南阳文旅产业大型游乐类旅游项目的空白,3月16日,市委书记朱是西率党政考察团赴深圳华侨城集团考察对接,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共识。之后,在宛城区委、区政府全力争取下,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经过多次考察,项目最终落户高铁新城。

  积极转变观念,坚持招大引强。宛城区积极整合辖区特色资源,谋划优质文旅项目,转变观念坚持“走出去”招商与“引进来”招商相结合,力争在招大引强、项目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先后赴深圳华侨城等企业实地考察,就宛城区文旅产业发展远景规划、投资意向、合作模式、框架协议等相关事宜沟通洽谈,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景区和重点文旅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提升景区管理运营水平,实现产业升级迭代。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为了快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宛城区于7月6日成立项目筹建领导小组,区委书记樊牛亲自任组长,区相关处级干部任副指挥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经与市产投集团、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深入沟通,拟定项目概念方案,7月10日上报市委。市委书记朱是西审阅并作出书面批示,要求市区各部门高效推动落实。7月31日,宛城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项目合作协议初稿,并要求各部门审查后修改完善,最终实现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成功签约。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此次南阳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的合作签约,是双方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深度合作。”李涛表示,华侨城文旅科技集团将勇担“文旅科技产业链链长与原创技术策源地”使命责任,打造具有南阳特色的“文旅IP”,拓展产业边界,驱动消费转化。

  高铁新城文旅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嘉年华乐园、梦幻水世界、时光小镇等主题乐园,分两期完成开发,一期开发约18个月,二期约24个月。项目的成功签约,将为南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宛城区也将以城市需求为引领、融合发展为主线,全力打造南阳东部新城娱乐型城市文旅综合消费中心,激发高铁新城片区活力,推动南阳东部新城高质量发展,引领城市未来生活。

  激活仲景文化品牌

  造就“顶流网红打卡地”

  宛城区医圣文化园(一期)园外的红墙,这些天成了南阳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在红墙的映衬下,医圣文化园愈加壮观,前来拍照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古色古香的墙面,令人感到别有一番风味,大家亲切地称其为南阳人自己的“故宫红”。三五成群身着典雅汉服的少女,梳着古代的发髻,化着精致的妆容,在医圣文化园的红墙前,时而舞弄衣袖,时而俯首作揖,仿佛是从古代穿越而来,古韵十足,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合影拍照。

  走进医圣文化园项目建设现场,工程机械往来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作业,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文化园正在加紧施工,在不远的将来,‘汉风汉韵’的医圣文化园,不但会承载着仲景文化的历史记忆,还将成为中医文化新地标的南阳人文汇聚区。”医圣文化园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获悉,目前,医圣文化园内仲景书院、地库、体验馆、标本馆四大单体主体部分工程已顺利通过验收,国家中医药博物院医生馆、仲景书院、标本馆、体验馆的外部装修完成98%,中轴线的石材铺装完成90%,室外的地下管网、道路铺设完成90%。一区园区路网、河道、景观、仲景书院、体验馆、标本馆中轴线连廊、碑亭、坐堂行医馆外部装修均已完成,正在进行扫尾工作。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宛城区项目分包负责同志坚持每日蹲点项目建设工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保障整体计划落实。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形成仲景中医药文化旅游街区,并逐步完善康养旅游要素,激活医圣品牌价值,延伸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产业链,提升宛城旅游服务品质。

  稳步推进古城改造

  再现厚重宛城“千年神韵”

  位于宛城区的南阳古城是南阳历史文化的缩影,历史的痕迹遍布古城街头,古代建筑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美。穿越古城的街道,仿佛时光倒流,游人随处能感受到古老的文化气息。

  南阳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既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品牌树立和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宛城区文旅产业发展聚焦“古城改造”这篇文章,在做好古城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完成对古城区的更新提质,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积极谋划古城、古街等文化综合体的整体开发运营。

  今年以来,宛城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古宛城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通报项目建设进度,剖析现状,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与项目策划方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进行专题研讨,对加快推动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做出指导,要求该集团做好细化、优化策划方案等工作,加快推动古宛城项目早日落地。

  古城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依照“留、改、拆”有关原则,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居住环境,满足百姓期盼,不断挖掘古宛城历史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古宛城项目规划成果。

  发挥中心城区集聚和服务功能,恢复南阳古城风貌。《南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年)》已通过审查。河北堤保护修复方案已经编制完成,专家论证通过后,南城门、月城、护城河、南关桥等区域文物遗存情况也将进行考古发掘。

  古城改造渐次恢复,千年古城神韵初显。新的古宛城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利用宛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等便利条件,努力打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古城项目,充分发挥宛城区主体优势,高质量完成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建设任务。

  开发仲景养生药膳

  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

  人参桂圆煲乳鸽、黄精有机鱼头汤、淮山当归炖黄牛腩……日前,在南阳仲景养生药膳协会举办的药膳菜品评选活动中,来自多家餐饮名店的厨师们大展厨艺,将人参、黄精、当归等药材与食材结合,制作出一道道美味又养生、好吃又好看的菜品。

  药膳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

  近年来,宛城区全力打造仲景养生药膳这一文化品牌,为传承和弘扬仲景养生药膳理念,提升仲景养生药膳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夯实中医药产业发展根基,宛城区成立“仲景养生药膳”研发推广工作领导小组,集合全市多家餐饮店参与成立南阳仲景养生药膳协会,鼓励各会员单位研制开发富有特色的药膳菜品,传承和弘扬“仲景养生药膳”理念,打造“仲景养生药膳”文化品牌。

  为推广仲景养生药膳品牌,南阳仲景养生药膳协会会员单位研制开发富有特色的药膳菜品,结合“八大宛药”优势和地方饮食习惯,开发具有增强体质、四时养生功效的特色药膳食品,推进“药膳”融入商业片区、旅游景点,为仲景养生药膳走出南阳探索出了成功之路。

  砥砺奋发带来全新面貌。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宛城区接待游客5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2.63亿元。龙湾温泉景区、仲泰医圣堂荣获“南阳市首届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称号,仲泰医圣堂山楂六物膏、界中米醋荣获“2022年南阳礼物·康养礼物”称号;界中手工十年晒制米醋和南阳黄牛肉在“南阳礼物”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南阳礼物”称号。

  如今的宛城区已拥有旅游企业47家,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区3家;注册旅行社35家,包括独立社21家,分社2家,服务网点12家;星级饭店9家;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厚重历史与鲜活人文中走进宛城、认识宛城、了解宛城、“深读”宛城。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